2020年10月24日青島日報01版
奮楫揚帆正當時 進位爭先創佳績
驚濤駭浪從容渡,越是艱險越向前。我們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世界秩序每時每刻都在劇烈而深刻地變動著,突如其來的疫情漫卷全球,讓這場變局變上加變。
要么在危困中沉淪,要么在危困中崛起!青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10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經濟日報社共同發布了中國社科院(財經院)重大成果《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在“2020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行榜”中,青島排名兩岸4地291個城市第17位,較上年(第22位)大幅提升5個位次;在“2020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排行榜”中,青島位列上述城市第9位,較上年(第11位)提高兩個位次;在“全球聯系競爭力排行榜”中,排名第8位。在更長一些的時間尺度里,青島在該榜單中的排名呈現出“V”形走勢,表明城市綜合實力正在反彈回升。
近年來,全國經濟增長“南快北慢”進一步加劇。報告顯示,北方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可持續競爭力不斷減弱。其中,綜合經濟競爭力排行榜前20強中僅有北京、青島、鄭州3個城市上榜,北方的130個城市中有78個城市的排名處于下降狀態;可持續競爭力20強中僅有北京、青島、天津上榜,北方的130個城市中有80個城市的排名處于下降狀態。在這樣的下行局面下,青島的強勢“逆行”,絕對算得上是一抹亮色。
青島是中國經濟重鎮和改革開放前沿,有過“上青天”的耀眼,創造過“五朵金花”的輝煌,也是城市榜單上的常客,長期位列十強。過去十幾年,因為錯失了數字化和消費互聯網的發展機遇,青島經濟發展速度慢了下來,城市綜合實力也有所下降,面臨著城市競爭的巨大壓力。
思路決定出路。青島之所以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不降反升,關鍵還是發展的邏輯對了,思路對了,打法對了。去年以來,青島的發展思路和城市戰略,都是圍繞一條邏輯主線展開的,邏輯起點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島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青島“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青島深刻領會內涵邏輯,從空間布局層面、動力層面和各個領域,立體、綜合、全方位、內生地“搞活”;依托自身資源稟賦,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不斷提升城市的實力、氣質和形象。
國家戰略疊加、站在中國新一輪高水平開放最前沿的青島,以更高的視野謀篇布局,勇擔國之重任,奮力打造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新的重要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放大坐標找不足,提高標準找差距,把“學深圳、趕深圳”作為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干事創業、推動城市向更高處攀登的階梯;把15個攻勢作為開創性、突破性事業的主戰場,攻“山頭”,炸“碉堡”;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改革取向,著力打造“三化三型”政務服務環境;不斷提升思想方法,改造工作方法,用平臺思維做發展乘法,用生態思維優發展環境,不斷優化路數打法,不斷拓展發展空間;著力構建“4+1”的發展生態,即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把“三化三型”政府作為努力方向,致力于打造一種讓企業家感到舒服的政務服務環境。
青島是一座青春之島,是一個正在創業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獨角獸”。我們不能停留在過去的輝煌中,不能停止創業的腳步,要二次創業,重新出發,通過思想、理念、產業和氛圍的解放,重振青島的活力和城市綜合實力,創造城市新的輝煌!(青島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