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三八紅旗集體:
青島市12345政務服務熱線
青島市12345政務服務熱線前身是市長公開電話,隸屬于市政府辦公廳,現有工作人員近400人,其中女同志占85%。近年來,在市政府辦公廳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婦聯和辦公廳婦委會的關心指導下,市政務服務熱線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理念,積極倡導“巾幗英雄”精神,充分發揮巾幗團隊作用,熱線服務不斷取得新成效、新提升。團隊榮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全國網民留言辦理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團建優品、全國十佳市政及公共事業服務熱線、省三八紅旗集體、省青年文明號、省職工維權示范單位等國家級、省級榮譽20余項;熱線服務群眾工作案例在《人民日報》、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紫光閣》雜志進行了推廣,熱線大數據分析“12341”工作法入選中國電子政務服務優秀案例,“一條連心線,服務踐黨性”案例榮獲第二屆全國黨建創新成果展示“百優案例”;培樹了省勞動模范、省愛崗敬業好榜樣、感動青島十佳人物、市三八紅旗手標兵等一大批熱線楷模。
一、整合政務熱線資源,打造一流為民服務平臺
近年來,根據省、市政務服務熱線整合工作要求,青島市政府辦公廳立足于“城市形象名片、政務服務窗口、政民互動橋梁、政府施政助手”這一職責定位,以市12345政務服務熱線為基礎,對全國統一特服號碼熱線、市政府部門熱線和區(市)熱線等非緊急類政務服務熱線進行了整合,建設了全新的集政務熱線、市長信箱、短信、微信等政民互動渠道于一體的融合型、智能化政務服務熱線平臺,建成了12345一個號碼對外、公眾訴求一個平臺受理、政務熱線一體聯動的全市“大熱線”格局。目前,12345熱線共設坐席385個,日均受理公眾來電、來信2萬件,實現了全市政務服務熱線“集約、規范、便民、高效”運行,熱線事業發展的天地更加廣闊,巾幗服務的舞臺更加多彩。熱線整合的過程也是“沙場練兵”的過程,通過參與整合升級,熱線團隊特別是巾幗隊伍得到了極大的錘煉,塑造了勇于吃苦、甘于奉獻、敢打敢拼、爭為人先的熱線品格。
二、踐行為民服務宗旨,熱線服務連通黨心民心
青島市政務服務熱線巾幗團隊始終堅持全年無休、分秒在崗、時刻守候,與市民進行零距離溝通,為公眾提供心貼心服務。盡管每天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和工作壓力,但面對群眾的煩心事、累心事、鬧心事,熱線姑娘們始終以將心比心的態度,用真誠溫暖的話語,傾聽、理解、安慰市民,用真心真情做好服務,盡最大努力讓群眾滿意。付出終會有收獲,熱線巾幗團隊的真心付出和無私奉獻同樣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那就是廣大群眾對12345熱線及熱線人的無比信任和廣泛贊譽。在青島,“12345”這組簡單的數字,如今早已化作市民心中的一串美妙音符,而“熱線姑娘”也同樣早已成為市民口口相傳的城市名片。“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群眾感動于熱線及“熱線姑娘”為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搭建起的“連心橋”“民心線”,同樣,熱線人也被廣大群眾所給予的肯定和信任所感動,像劉大娘在除夕夜為熱線姑娘送來熱騰騰的過年餃子、殘疾人王師傅乘坐火車幾經周折送來錦旗等等這些感人肺腑的一幕幕,更讓熱線人感受到了責任和光榮,也更加激發了熱線巾幗團隊的動力和干勁。
三、加強難點問題突破,切實讓群眾稱心滿意
政務熱線的生命力在于解決問題,政務熱線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讓群眾滿意。政務服務熱線作為檢驗區(市)、部門治理能力的“晴雨表”、十五個攻勢的“助推器”,社情民意的“信息源”,定期按時間、按領域、按區域開展熱線大數據分析,找準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和城市治理中的突出問題,連續組織開展10個民生領域專項整治提升行動,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參考,為區市、部門履職提供精準靶向。近年來,熱線巾幗團隊始終“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以為群眾解決操心事、煩心事的熱心,疏通民生堵點、痛點、難點的決心,下大氣力抓受理、抓辦理、抓落實,讓群眾反映的每一個問題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在熱線巾幗團隊的努力和堅持下,一條條斷頭路被打通,一段段擁堵交通線建成了綠波帶,海山慧谷、錦繡華隆等小區近萬戶居民溫暖過冬,游客在干凈的沙灘上盡情享受著青島的碧海藍天,維多利亞灣7000余戶居民手持房產證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過硬的服務質量為青島市政務服務熱線贏得了良好口碑,也鑄就了島城“12345——傾聽與服務”這一響亮的品牌。熱線巾幗團隊收到群眾感謝函電、錦旗等萬余件,民生服務典型案例得到省級以上電視、廣播、網絡等各類媒體報道、轉載100余次。這些成績的背后,無不凝結了熱線巾幗團隊的心血和智慧,是全體熱線人共同努力付出的結果。
四、創新服務思路方法,著力實施特色便民服務
在青島政務熱線發展的道路上,熱線巾幗團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始終致力于熱線為民服務的提升、創新與延伸。主動上門為市民服務,組織開展進基層、進社區、進企業、進養老院送服務等活動近百次,實現了熱線服務由“被動受理”向“主動服務”的轉變;先后匯編了近3000頁、150余萬字的《惠民政策提要》《便民政策解讀》《便民政策匯編》,實現了熱線服務由“個案解答”向“政策普及”的轉變;研究制定了《青島市政務服務熱線運行服務規范》,為國家制定《政府熱線服務規范》提供了有益參考,實現了由“自主式服務”向“規范化服務”的轉變;充分利用熱線數據資源,同科研機構合作,構建了青島熱線大數據采集分析機制,為提升城市綜合治理水平提供智力支持和決策支撐,實現了由“面上服務”向“深度服務”的轉變。每一項轉變都是熱線為民服務質效的一次提升,彰顯了熱線巾幗團隊深切的為民情懷,也提升了青島的城市溫度、城市厚度和城市生長力。
五、注重自我完善提升,熱線團隊建設蒸蒸日上
青島市政務服務熱線是一個年輕有活力的團隊,平均年齡26歲,大專以上學歷占72%。熱線巾幗團隊堅持以文化建設為引領,以規章制度為準繩,不斷強化內部管理,堅持開展經常性教育培訓,定期開展談話交心活動,營造了團結向上、風清氣正的團隊環境和氛圍。組建了巾幗志愿服務團隊,打造了巾幗志愿服務實踐基地,定期組織開展公益服務和關愛婦女等活動。關注巾幗隊伍健康成長,部分成員分別在市政府辦公廳工會、婦委會和青工委任職,并成長為業務骨干。立足本職發揮作用、展示風采,組織了“青春奉獻崗位,微笑服務民生”等主題活動,培樹了政策百事通、服務天使等先進典型,并獲評青島市巾幗文明崗、最美女性團隊等榮譽稱號。
全國三八紅旗手: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婦產科主任 崔竹梅
崔竹梅教授是青島大學婦產科學教研室主任,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婦產科主任,婦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從事婦產科工作三十余年,兢兢業業,不忘初心,以巾幗柔情,譜寫著愛的篇章。
她是半島地區婦科專業的帶頭人。率先在青島地區開展和推廣腹腔鏡微創手術;率先在青島市開展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于2010年成立山東首個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篩查和診治中心;承擔著膠東地區疑難危重病人的轉診會診任務,無數個日夜奔走于齊魯大地;在半島地區積極推進宮頸癌篩查工作,為百萬婦女帶來福利。
“醫生開給病人的第一張處方是關愛”。她竭盡自己所能地幫助每一位患者,遇到過如聾啞人、抑郁癥、低保家庭等許多特殊的患者,她都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和關愛。患者們信任她,尊敬她,說她是有溫度的醫者。
作為一位授業解惑的導師,她為國家培養了碩博生60余人,不僅教授學生們專業知識,更注重培養他們高尚的醫德和關愛之心。她像一位母親,把學生們當成自己的孩子,幫他們解決生活的難題和煩惱。學生們愛戴她,尊敬她,說她是學生們的崔媽媽。
她不曾忘記醫者初心,足跡遍布大地,奉獻自己,播撒熱情。多次帶隊到青島周邊貧困地區義診,為當地百姓免費診療;在沂蒙老區成立“青大附院崔竹梅教授名醫工作室”進行幫扶;多次參加“同心?共鑄中國心”志愿者活動,遠赴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深入阿壩、丹巴9個鄉鎮11個義診點給藏民義診。
抗新冠肺炎期間,她心系前線的醫護人員,考慮到一線女同事的特殊需求,親自購置各種女性用品送到一線,這份溫暖令前線同事感動不已;牽頭成立婦科“堅強后盾”群,動員號召科室全體成員為前線同事捐款捐物提供支援;她不僅通過多個機構捐助個人資金1萬余元,還積極組織聯系社會組織進行愛心捐贈,共籌集物資總價值達13萬余元。她說,我們是一線醫護人員最堅強的后盾!
從醫32載,崔竹梅對自己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對病人甘于奉獻、醫德高尚。她言傳身教,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高尚的人格感染人,始終以救死扶傷為己任,用行動詮釋著大醫精誠。
2020年獲第四屆囯之名醫,優秀風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琪琪)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