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23日訊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支撐農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證。今年以來,萊西市將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作為促進農業增產增效和農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精心組織、科學施工,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為提升農業綜合產能、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積蓄動能。
堅持因地制宜,在精準施策上下實功
“機耕道修通后,車輛可以直接開到田頭,施肥澆水收割既省時又省力,太方便了!”在夏格莊鎮尉家莊村,剛把農具從車上卸下的村民李明華高興地說。
據他介紹,新修的機耕道以前是條寬不過五尺的泥土路,稍微大點的作業機械就進不了地,下雨天更是泥濘不堪,人工都無法通行。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以來,對田間道路進行了拓寬、硬化、壓實,農用車和機械設備可以直接開運到地頭,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糧食增產也更有保障了。
“為更好地發揮高標準農田建設效益,在項目規劃設計階段,我們便組織設計人員深入項目鎮村,廣泛征求鎮政府、村黨員干部、村民及項目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建議,引導群眾積極參與項目勘測、選址、設計全過程,切實把群眾意見融入到項目設計中去,因地制宜編制實施方案,合理選定建設區域,科學規劃建設內容,確保把每一個項目建設成增產工程和民心工程。”市農田建設服務中心主任劉永亮說。
近三年來,萊西共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27.52萬畝,通過在項目區建設田間道路、農田水利設施、平塘、節水灌溉及配套電力設施等,有效改善了農田基礎設施條件,增強了農業防災抗災減災能力,提升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畝均可增產10%左右。
搶抓建設工期,在高效推進上出實招
近日,走進院上鎮孟家莊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伴隨著機器的轟響,多個工程建設項目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表土剝離、田塊整治、土方回填……多臺挖掘機分布在不同區域揮舞“長臂”,施工人員來回穿梭、默契配合,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目前,我們已經開挖土石方5.2萬立方米,鋪設管道4530米,新鉆機井5眼。”據項目區三標段施工負責人介紹,“接下來,我們將持續加大人力和機械投入,搶抓當前施工黃金期,采取大兵團作戰的方式,集中力量組織攻堅,加班加點搶抓進度,爭取3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設任務,不耽誤農民春耕春播。”
據了解,全市2022年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為5.5萬畝,自去年10月份開工以來,萊西市農業農村局建立了“周例會、旬調度、月通報”工作機制,實施項目化、責任化、清單化管理,定期召開專題推進會、施工協調會,針對施工進度、存在問題、整改情況等逐一列出清單,及時分析研判,協調跟進解決,確保項目建設日日有推進,周周見成效。
強化監督檢查,在精準施工上求實效
“長214米,寬18米,坡比1:1.5,壓頂寬0.5米,深0.6米……與設計圖紙一致。”在夏格莊鎮善人莊村,高標準農田項目巡查專班工作人員正對照施工圖紙,對平塘工程現場進行實地測量。
為加強項目工程管理,保證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萊西市農業農村局建立健全日常監管機制,抽調業務知識扎實、工作經驗豐富、責任擔當過硬的機關干部組建了高標準農田建設巡查專班,細化分工、責任到人,通過現場蹲點、常規巡查、突擊檢查等多種形式,對高標準農田工程實行“一對一”監督檢查,確保工程按圖紙施工、按標準建設。同時聘請專業質量檢測公司,對用于項目建設的水泥、砂、石子、鋼筋等施工原材料進行全面質量檢測,檢測達標后方可使用,從源頭上夯實工程質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