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4日訊 為紀念第60個學雷鋒紀念日,弘揚志愿服務精神,4日上午,膠州市“學雷鋒 當先鋒 我與城市共提升”主題活動暨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發(fā)布儀式在膠州市市民廣場舉行。青島市文明辦副主任陳學明,膠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靜,膠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姜青華,膠州市政府副市長高燕,膠州市政協(xié)副主席王天鴻等出席活動。
活動現(xiàn)場播放了《膠州市文明實踐“五為”志愿服務視頻片》,志愿者代表宣讀《學雷鋒 當先鋒 我與城市共提升倡議書》,動員廣大干部群眾熱情參與志愿服務,培育崇德向善的良好風尚。隨后,相關領導為膠州市志愿服務優(yōu)秀典型頒獎。現(xiàn)場還發(fā)布了2023年度新時代文明實踐“五為”志愿服務項目,啟動為老、為小、為困難群體、為需要心理疏導和情感慰藉群體、為社會公共需要的五項主題服務。孫靜向全體志愿者發(fā)出號召,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用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內(nèi)涵。

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同時啟用。平臺依托“云上膠州”APP,充分利用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大數(shù)據(jù)”互通互融工作體系,推動了文明實踐活動“五單”(點單、派單、接單、評單、獎單)模式的順利運行,提升了志愿者注冊登記、打卡簽退、活動發(fā)布、工時記錄、褒揚獎勵等保障機制數(shù)字化水平,打通兩個中心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來,膠州市以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為契機,做好群眾關心、基層需要、社會關注的好事實事,用實際行動回答了文明實踐“誰來做、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探索了“志愿服務當先鋒、群眾工作群眾做”的社會治理新路徑,從隊伍體系化、活動項目化、保障機制化三個方面建立了“1+N”模式。創(chuàng)新發(fā)布“五為”志愿服務項目326個,通過“政府扶持+企業(yè)配對”方式投入資金69.5萬元扶持項目61個,建立一套兼顧精神獎勵、物質(zhì)獎勵兼顧,實現(xiàn)分級實施、累計獎勵并行的保障機制。

截至目前,膠州市已建成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推動12個鎮(zhèn)(街)、119個村建成文明實踐所、站。全市3216支志愿服務隊伍、15.3萬志愿者累計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23000余場,真正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幫助群眾獲得真真正正的實惠。
孫靜表示,得益于志愿服務工作的深入推進,膠州市為民服務愈加豐富、市容面貌日新月異、生活品質(zhì)顯著提升、城市形象更加彰顯,深入基層、深入人心的志愿服務讓文明蔚然成風。下一步,我們將繼續(xù)傳承雷鋒精神,弘揚時代新風,展示上合風采,在學雷鋒中當先鋒,與城市共提升,為同心同向建設現(xiàn)代化上合新區(qū)提供更加有力的精神力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錫復春 通訊員 王雪妍)
責任編輯:周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