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4日訊 今天,城陽區法院聯合城陽區棘洪灘街道打造的該區首個“法治文化長廊”揭牌落成,城陽區委常委、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工委副書記、管委副主任畢建國,城陽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肖政共同為法治文化長廊揭牌。城陽區棘洪灘街道辦事處主任張帆、城陽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杜鈞海等參加,并邀請城陽法院文化建設專家顧問田有赫、李秋航,以及特邀監督員青島日報記者到現場監督指導。

這一新建的“法治文化長廊”位于棘洪灘街道初心廣場東北角,結合當下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熱點,以圖文并茂的展板為載體,內容涉及糾紛指引、憲法宣傳、民法典宣傳、法條釋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釋字、名言警句等,老少咸宜,讓法治宣傳教育與市民健身娛樂相結合,不斷提升市民的法治觀念。

這一長廊的普法具體內容主要包括——“明白紙”上墻:城陽法院針對婚姻家事、物業糾紛、金融糾紛、勞動爭議及多元糾紛制作的“明白紙”,目的是要讓群眾知道,遇到這幾類糾紛,上法院打官司并不是唯一途徑,還可以在訴前通過協商和解、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商事調解、行政復議、仲裁等非訴訟途徑解決。通過訴前多元化解,才能夠真正的為群眾省時、省力、省錢,更好的緩和親朋鄰里之間的矛盾。

民法典的相關案例:除了展現民法典的意義,更是選取了群眾關心的24個熱點問題,用文字和漫畫相結合的形式,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地闡釋民法典一系列新規定新概念新精神,讓法治文化貼近生活、貼近現實、貼近群眾,其實法律并不是晦澀難懂,讓市民群眾在休閑娛樂中受到法治熏陶。

法治釋字和名言警句:將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相結合,展現了“法律、訴訟、審判”等字體的變化和由來。這些名言警句,則體現法律的公信力。
法治文化長廊融合了知識性、文化性、藝術性為一體,內容貼近群眾實際生活,讓群眾近距離學習法律知識、感受法治精神,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
畢建國在在揭牌儀式上談到,推進鎮街法治建設是全區的一項重點工作,是將法治建設延伸至基層“神經末梢”的關鍵所在。法治文化長廊正式揭牌,是棘洪灘街道與城陽法院聯手推進鎮街法治建設的新舉措。全街道將以此法治文化長廊揭牌為契機,進一步增強廣大干部群眾學法用法思維,真抓實干、提升法治鎮街質量,營造濃厚法治氛圍,不斷探索鎮街法治建設新路子新經驗。
肖政談到,法治文化長廊的建設有利于讓群眾在休閑娛樂中感受法律、領悟法理,使普法宣傳更“接地氣”,使法治文化更“潤人心”,下一步,城陽法院將進一步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充分發揮法治文化長廊載體作用,為群眾搭建便捷的學法平臺,積極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圍。深化訴源治理,廣泛宣傳和推介訴源治理,讓“打官司不是解決糾紛的唯一途徑”觀念,推動更多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強化法治文化建設,定期更新法治文化長廊內容設計,適時組織法治講堂、法治情景劇等活動,以文化人、以法育人,不斷增強法治文化的影響力、滲透力和感染力。
揭牌儀式過后,大家共同參觀了法治文化長廊并進行座談。座談會上,田有赫肯定了城陽法院文化建設工作,深入淺出的談了法院文化建設、法治宣傳的引領導向作用;李秋航就進一步完善法治文化長廊軟硬件建設、豐富法治宣傳舉措,提出了意見建議。
城陽法院上馬法庭副庭長王紅丹為及棘紅灘街道各社區書記、主任及部分調解員開展了關于《民法典》婚姻、繼承等相關法律知識的培訓。(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戴謙 通訊員 史瀟濛 )
責任編輯:周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