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8日訊 實體興則經濟興,實體強則經濟強。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建設制造業強國;2023年是嶗山乘勢而上,推進實體經濟振興發展的關鍵一年。

3月8日,嶗山區委、區政府組織召開全區實體經濟振興發展和招商引資暨加力提速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提振信心,動員全區上下以更大力度抓好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推動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踔厲奮發、勇當排頭,全力推動“三大突破、六個提升”,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嶗山實踐,在全省先行區建設中貢獻嶗山力量、體現嶗山擔當。
過去一年,嶗山區錨定市委市政府“三條線”重點工作,在全市率先啟動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三年行動,以重點產業鏈建設為“主戰場”,高水平專業園區為“主陣地”,堅定不移強鏈條、壯集群、抓項目、聚動能,推動實體經濟、招商引資和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承壓而上、全面突破。2022年,全區用千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創造出逾200億元的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全區生產總值增長5.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3%、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3%,均居青島市首位。
動員大會針對新一年嶗山實體經濟振興、項目招引建設、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發出“動員令”,發布“工業上樓”工作指導標準及政策措施、加力提速先進制造業發展企業“倍增計劃”實施方案,并對70多家2022年度制造業、招商引資突出貢獻單位進行通報表揚,為其中的30家企業代表和招商中介授牌。
凝心聚力、擔當實干,創造更多的新作為。大會清晰傳遞出嶗山堅定抓實體經濟振興、項目招引建設、先進制造業提速的信心和決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嶗山將在堅定不移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中塑造更大的比較優勢,贏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加快推動“工業上樓”,打造嶗山“垂直工廠”
本次“工業上樓”政策包含了產業導向、開發模式、支持政策等8方面內容,具有極強的針對性、適用性、可操作性,具體而言:
政策的“創新性”強。本次“工業上樓”政策,在適用范圍上突破了以往政策只適用于株洲路片區的局限性,適用于嶗山全域;在“工業上樓”項目工業廠房的設計標準上,我們從標準層面積、承重、垂直交通等7個方面進行了引導約束,針對M0、M1不同用地類型,設置了通用性、鼓勵性建筑設計指標,保障工業生產空間;如,在標準層面積上,M0類用地應不低于1000平方米、鼓勵建設1500平方米以上廠房,M1類用地應不低于1500平方米、鼓勵建設2000平方米以上廠房,以滿足不同生產工藝個性化生產需求。
政策的“導向性”強。本次“工業上樓”政策,體現了鮮明的嶗山特色,在產業發展導向上,我們鼓勵符合嶗山區產業導向,包括但不限于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生物醫藥健康等新興技術產業,我區傳統優勢制造業,主導產業鏈中強鏈、補鏈、延鏈產業,以及為工業生產配套的軟件信息、科技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開展“工業上樓”;在工業載體使用導向上,M1類用地原則上不得分割轉讓;M0類用地自持比例不得低于50%,可以按規劃批準的基本單元分割登記、轉讓,單套面積原則上不低于1000平方米。
政策的“靈活性”強。本次“工業上樓”政策賦予土地權利人、開發建設單位極高的自主性,如,控規地塊用途M1和M0類用地可根據產業需求并經過產業論證后,進行相互調整;鼓勵工業用地集中連片進行升級改造,相鄰企業可跨宗地實施整合;對新增“工業上樓”用地,提倡以彈性年期、先租后讓模式進行土地供應。再如,對因“工業上樓”需要異地搬遷的工業項目,經產業主管部門同意入駐嶗山區“工業上樓”園區的,按照新招引企業政策給予補貼,切實把“政策紅利”轉化為企業“發展動力”。
政策的“普惠性”強。本次“工業上樓”政策涵蓋了土地政策、規劃政策、產業扶持政策等5大方面扶持舉措,如,在產業扶持政策上,標準工業廠房按照首層每平方米32元,二層每平方米16元的標準,一次性獎勵給園區開發建設單位;使用M1類用地開展“工業上樓”,且達到準入標準中鼓勵性建筑設計指標的項目,工業廠房部分給予項目開發建設單位3年貸款貼息補貼。再如,對“工業上樓”項目畝均稅收達到履約監管協議約定,主營稅收達到2500萬、5000萬和8000萬及以上的,按區級實得財力部分連續3年給予園區開發運營單位40%、60%、80%獎勵。
實施企業倍增計劃,推動制造業能級提升
存量重點工業企業是嶗山區的寶貴財富,是嶗山區工業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主心骨”,推動存量企業倍增發展是實現嶗山先進制造業突破提升的重要抓手。嶗山區出臺《嶗山區加力提速先進制造業發展企業“倍增計劃”實施方案》,是嶗山區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省、市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部署要求,堅定不移走好先進制造業強區之路的一項重要舉措?!斗桨浮分饕幸韵聨追矫嫣攸c:
一是目標明確清晰。圍繞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生物醫藥健康四大制造業主導產業,選取10家以上重點企業,通過政府引導、精心培育,力爭到2025年底全區納入“倍增計劃”培育的企業新增產值300億元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突破800億元,新培育一批年產值突破100億的龍頭企業,年產值過10億的骨干企業和年產值過3億的高成長企業。
二是推進措施有力。《方案》提出了五大方面的實施路徑,重點從政策供給、要素保障、技術創新、產業升級、企業服務五個方面為列入倍增計劃的企業保駕護航,切實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堵點、難點問題,為企業實現倍增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三是保障措施到位。建立頂格協調機制,建立由區政府分管領導任召集人的全區工業企業倍增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工信、發改、財政、自然資源、科技、統計、城市管理等部門形成合力,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持;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對列入倍增計劃的企業進行年度考評,動態調整。
山頭一個一個攻,硬仗一場一場打。在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的主戰場上,嶗山將全力出擊,聚焦“三大突破、六個提升”,集中力量打攻堅戰,推動嶗山區現代化建設強勢開局、領先領跑。(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濤 通訊員 于昱 張緒霞 趙子?。?/p>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