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29日訊 在媒體報道的山東省2020年高考學霸中,高分人群里男生占了絕對優勢。在青島,這一趨勢更加明顯,703分的林一鳴、701分的郝鑫磊、700分的呂子涵、700分的許睿、697分的王奕淞、692分的王子昊都是男生。直到692分,出現了一位女生,平度一中李涑榿。她選考的科目是純理科的物理、化學、生物。二中最強團隊數學MT班680分以上學生合影里,男生優勢更加明顯,13個人里,只有兩個女生。今年高考的這批孩子入校時,五十八中男女生比例大致1:1,青島一中女生和男生比例是10:9,大致相當。從前,高考成績公布,文理科高分常常是被女生“一統江湖”,今年成績一出,不少人驚訝,女生去哪里了?新高考是否對男生更有利?
不分文理“混戰”
女生傳統優勢難保
說起女學霸,人們會記得2017年高考五十八中的省文科高分田競爽,2019年高考青島市文科第一名焉芳州。女生偏文科,在高中,這是不爭的事實。新高考取消了文理科界限,原先純文科學生之間的競爭變成了“混戰”。“今年高考題型重視思維方式考察,重視邏輯推理、知識點銜接的考察,這些確實對理科思維更有利。”青島五十八中高三9班班主任王連海說,全校高分生690分以上的6個都是男生,直到685分才出現一個女生,這一現象也引起了老師們的關注。王連海表示,傳統認為,女生在語言類比如語文、英語學科有優勢,男生在數學上會普遍更強。“語文、數學、英語是算原始分,但語文題今年挺難,想得高分不容易,英語又比較簡單,這兩科上,偏文的考生不容易和偏理的學生拉開差距,偏偏數學又是難度較大,理科思維學生沾光。”王連海帶的是“定二走一”的生物、化學班,班里女生和男生比例是1:1.6。
重視思維能力
交流碰撞很關鍵
怎樣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更契合新高考的考察目標?王連海認為應該多閱讀,特別是閱讀一些前沿科技類的報道、文章,多和同學討論,在思想碰撞里學會批判思維、掌握一題多解方法等等。“新高考的命題方向會持續下去,所以這個趨勢不是今年獨有的。其實女生閱讀量很大,但對科技類文章關注度不夠高,另外女孩子可能偏內向,和同學交流溝通的圈子小。”在王連海班里,學生爭論化學題是課間的一道風景,在參與討論中,學生容易開拓思路,鍛煉思維。
平度一中考出692分的李涑榿在班里擔任學習委員。高中三年,她曾獲得第36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省級三等獎、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全國一等獎、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全國一等獎、全國中學生外語素養大賽省決賽一等獎……性格開朗,能毫無保留地給同學講題、和同學討論,讓她成為班里的人氣王。“我覺得男生表現突出是個偶然現象,以我們班為例,男女生的成績實際上差異不大,排名在前面的同學有男生有女生,而且比例比較適中。平時考試第一名有時是男生,有時是女生。就我身邊同學來看,大部分女生做題速度要比男生慢一些,男生刷題量要比女生多,新高考題目難度有所提升,練習多的人會有優勢。女生雖然做得慢,但準確率高一些,如果題目量適中,女生分數會相對高一些。不過也有特例,我身邊有個女生做題就超快,平時數學140分以上,思路清晰,難題都能解出來,奇怪的是她英語不怎么好,所以對男女生的差異沒法一概而論。”
多元發展“結果”
女生的表現并不弱
“我們班陳宇曹要是參加高考,可能比我們都厲害。”拿到697分的五十八中學生王奕淞說,班里的女學霸曾請假一學期時間,專門學習英國高考課程,回學校之后參加模擬考,依舊拿到級部第九。陳宇曹目前已經收到帝國理工大學、倫敦大學學院等世界名校的錄取通知書。高中三年,她參與組織著學校大大小小的文藝活動,不僅能在合唱節、運動會上看到她的身影,她還參與舉辦學生會的公益活動。憑借著在高中學習生活中打下的扎實基礎,她在英國考試局的考試中輕松獲得了三門A*的好成績。“高考階段大家要拼智力,拼體力,在體力上男生占優勢。我認為今后男女生表現出來的差異會減小,我們是第一屆文理混選,后面的學弟學妹有了選科經驗,形勢會有變化。”(青報全媒體記者 趙黎)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