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11日訊 今天,嶗山區積極響應市文明委、市城管委、市愛衛委通知要求,以“全域總動員、全員齊上陣、全心為家園、全力提品質”的“四全”模式,開展“人人動手·潔凈家園”環境衛生集中清理行動。活動當天,共有320多個文明單位、文明社區、駐區單位,1.6萬名巾幗、青年、社區志愿者以及廣大居民、臨街業戶廣泛參與。

人人都是潔凈家園守護者
環境是城市的容貌,文明是城市的靈魂。文明城市人人建,文明城市人人享。為推進文明城市建設,以干凈整潔、優美有序的城市形象迎辦全省旅游發展大會,進一步提升文明典范城市創建水平,嶗山區迅速召開專題會部署動員,并且以書面發文、H5推送等形式,宣傳開展好“人人動手·潔凈家園”行動。
嶗山區文明委發出《致全區廣大居民朋友的一封信》,倡議書號召居民朋友和廣大青年志愿者、巾幗志愿者爭做“人人動手 清潔家園”的踐行者,社區樓院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園,潔凈家園人人有責;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廣大員工爭做“人人動手·清潔家園”的推動者,潔凈有序的辦公環境,體現了全體員工精神面貌和文明素養,集中清理單位院落及周邊的垃圾雜物,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保持單位內外環境衛生干凈整潔;臨街商戶、沿街單位廣大業主朋友爭做“人人動手·清潔家園”的維護者,整潔的城市環境和良好的公共衛生秩序,離不開大家的文明行為和長效保持,積極參與臨街商戶門前環境衛生“大掃除”,落實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清掃門前衛生,清除堆放雜物,維護停車秩序,才能保持責任區內秩序良好、衛生潔凈。
倡議書發出后,嶗山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沿街商鋪、窗口單位、街道社區等單位積極行動起來,區團委、區婦聯廣泛發動青年志愿者、巾幗志愿者隊伍,一場聲勢浩大的全域、全員環境衛生集中清理行動迅速展開。
人人都是品質嶗山維護者
在嶗山,人人不光要爭當市容環境的監督者、美好家園的守護者,更要做城市形象的維護者。潔凈家園在于做成,成于日日不斷之功。嶗山區除了發動全面行動外,還專門把每個周六設為集中行動日,舉全區之力維護品質嶗山。
3月11日,嶗山區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人人動手·潔凈家園”環境衛生集中清理行動,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沿街商鋪、窗口單位、街道社區等單位積極行動起來,青年志愿者、巾幗志愿者隊伍,迅速組織開展“三個大掃除”(居民樓院環境衛生大掃除,單位辦公場所環境衛生大掃除,臨街商戶門前環境衛生大掃除)活動,徹底清理樓院衛生、樓道小廣告,規范線纜捆綁,特別是農貿市場及周邊的衛生、車輛停放等問題的治理,全面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當天,全區320余家文明單位、文明社區、駐區企業,1.6萬志愿者以及廣大居民、臨街業戶全面響應,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全面開展大清理、大掃除,擦亮城市名片。活動中,志愿者們對居民樓院環境衛生開展大掃除,對枯枝落葉、煙頭、白色垃圾等衛生死角、薄弱環節進行集中清理。
志愿者們對辦公場所環境衛生開展大掃除,宣傳倡導“人人動手·潔凈家園”“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等文明健康衛生常識和生活方式。志愿者們對臨街商戶門前環境衛生開展大掃除,對臨街商鋪、房前屋后亂擺亂放問題進行規范指導,營造出全區共創文明典范城市、共建美麗家園的濃厚氛圍。

人人都是文明嶗山運營者
“在嶗山,城美景美,人更美!人人都是文明嶗山的運營者。”嶗山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是一項普惠民生的系統工程。今年以來,嶗山區聚焦山頭公園、景區景點、居民樓院等節點部位,不斷完善各類便民設施,搭建智慧監管平臺,讓市民游客共享文明創建成果。
為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今年,嶗山區還利用城市云腦技術,打造嶗山區文明城市創建智慧運行平臺。該平臺是基于“互聯網+文明創建”思維,積極探索現代科技在文明城市創建中的應用,充分使用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新技術、新方法解決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的痛點難點問題,實現以科技促創建、以創建促文明、以文明促發展、以發展惠民生,強化常態長效機制建設,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切實加強文明城市創建能力。
該平臺采用“1+1+5”架構,建設了1個文明城市創建數據中心、1個移動端小程序和創城一張圖、領導駕駛艙、監督監管、指揮調度、創城工作管理5類智慧化應用,將整體部署、巡訪督辦、考核評比、領導督辦、全景地圖和風險點位等文明城市創建重點難點問題,在PC端、移動端實時動態展現、科學統計分析,達到了創建體系統一管理、創建任務一鍵分發、責任單位協同合作、創建進度一圖掌控、市民參與快捷上報的效果,為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全面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效支撐。
“借助‘志愿者上報’小程序,全區居民、志愿者一旦發現身邊的不文明行為就可以快速上報,針對基礎設施損壞、占道經營、環境衛生等文明城市創建頑疾,率先開展亮劍行動。”嶗山區文明城市創建智慧運行平臺工作人員說。
今年,嶗山區將聚焦文明創建工作難點、堵點,不斷完善工作專班和責任單位創建主體責任機制,打造一批立得住、推得開的示范點,推廣一批可復制的創建經驗,讓文明之花在山海之間綻放。(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濤 通訊員 劉雅莉 陳正)
責任編輯: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