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可以在樓道里安裝監控攝像頭嗎?”
近日,市民李先生在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平臺留言咨詢。
作為一種技防手段,監控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在島城的部分小區里,一些業主為了保障自身安全,在樓道里安裝了監控攝像頭。
對于這種做法,有人支持,有人反對。
聽聽大家怎么說
“保障自身安全,我支持市民在家門口自費安裝監控攝像頭。”
“對門鄰居安裝的攝像頭要是能監控到我的行蹤,我心里肯定不舒服。”
“樓道里的監控攝像頭會有效震懾不法分子。”
“私人安裝的監控攝像頭拍攝到的視頻資料外傳風險很大,有關部門應該加強對它們的監管。”
“小區交付之初安裝了很多攝像頭,現在都不好用了,建議物業公司先把這些攝像頭修好。”

部門說法
就網友提出的問題,記者近日咨詢了我市公安部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我國目前的法律并不禁止公民個人安裝攝像頭。在實際操作中,如果不侵犯他人隱私權,公安機關不會干涉市民在樓道內安裝監控攝像頭的行為。如果侵犯他人隱私權,則不建議市民在樓道內安裝監控攝像頭。
聽聽專家怎么說
山東文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張寧:
市民能否在樓道里安裝監控攝像頭,主要看是否侵犯他人隱私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不得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樓道空間一般較為狹小,市民安裝監控攝像頭拍攝區域除了自家門前,也會覆蓋到對門鄰居家門前,鄰居的出行時間、家中場景都可能會被拍到,這就會侵犯到他人的隱私權。
近年來,多地法院都審理過私人安裝的樓道監控攝像頭侵犯居民隱私的案件。在蘇州市吳江區,法院審理后判定,被告未經原告同意,在樓道安裝了監控攝像頭,該監控攝像頭在一定條件下會拍攝到原告房屋內部,侵害了原告隱私權,要求被告拆除攝像頭,并刪除該攝像頭所存儲的涉及原告及其家人的全部信息。

市民如果想在樓道內安裝攝像頭,應該選擇非360度全景類型產品,并調整到合適的角度,使攝像頭僅能拍攝到自家門口,減少對鄰居生活的干擾。更好的做法是,市民先和鄰居協商,征得鄰居同意后,再安裝攝像頭。
小邱想說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
良好和睦的鄰里關系可以減少糾紛發生,
提升生活幸福指數。
市民在樓道里安裝攝像頭前,
不妨多問問鄰居的意見。
安裝攝像頭時,要調整好角度,
避免拍攝、窺視到鄰居的私密空間,
更不可以將拍攝到的內容對外傳播。
關于在樓道里安裝監控攝像頭,
您還有什么要說的?
快來“直通12345”平臺留言吧!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