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7日訊 每天下午5點鐘,在黑龍江中路湖山美地小區門口,物業保潔人員準時開始將小區內垃圾桶陸續拖移至路面,大約兩個小時后,散落在小區各個角落的五十多個垃圾桶,像是收到了集結號,滿載著一天的“收獲”,整整齊齊地“傲立”在馬路上,等待著環衛清運車輛的到來。看似日常的清運工作,卻給道路添了堵。27日,李滄交警協調多部門在黑龍江中路湖山美地小區門前設立的李滄區首個垃圾桶集中清運點正式投入使用,給垃圾桶安了“新家”。
垃圾桶占用馬路和人行道。
垃圾桶排隊占路
李滄交警李沙路中隊中隊長曹穎銳介紹說,垃圾桶占路的時間,也正好是下班晚高峰,原本寬闊的黑龍江中路就這樣被垃圾桶擠占了整整一條車道,導致車輛行駛至此不得不變道,傍晚天色昏暗,擁堵中變道大大增加了刮擦事故發生的風險;不僅如此,垃圾桶陣列前后竟然形成了一個心照不宣的臨時停車場,不少駕駛員圖方便就直接把車停在垃圾桶旁邊,交警雖然每天清理違停車輛,仍有駕駛員僥幸違章停車。
設置暫存點。
給垃圾桶安“新家”
為徹底解決此處垃圾桶占路問題,消除道路安全隱患,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日前,李滄交警與李滄區城市管理局,協調調度環衛公司及垃圾桶所屬社區和物業公司,多次到現場進行調研商討,就垃圾桶存放的時間和地點進行溝通協調,最終各方達成共識。李滄交警在黑龍江中路湖山美地小區門前設立了首個垃圾桶集中清運點,并于10月27日正式投入使用。
規定清運時間。
規定區域規定時間
觀海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李滄交警在湖山美地小區門前,距離馬路兩三米的地方,施劃了大約30平米的“垃圾桶暫存點”固定區域,垃圾暫存點還標明了垃圾暫存時間,為晚上19:00到20:00,這樣一來,垃圾桶也不僅不會占據道路,也不用提前出門了。原先垃圾桶占馬路的區域已經施劃了禁停網格線,對比之前垃圾桶占路停放亂象,管理后更加秩序井然。岳湖社區主任褚美紅說,湖山美地小區有3500多戶居民,人口密集,生活垃圾也比較多,加之小區周邊的道路正在建設,小區的垃圾桶只好堆放在馬路上,也有不少私家車靠著垃圾桶臨時停放,嚴重影響了出行。李滄交警協調施劃了垃圾桶固定存放點后,小區周邊更有秩序了,垃圾分類也更方便了。
全區推廣成功模式
李滄區城市管理局環衛科負責人王甜甜告訴記者,垃圾桶占路是垃圾清運工作中日益凸顯的問題,經過交警部門協調溝通,搭建了這個垃圾桶暫存點,這是垃圾清運精細化管理的體現,為便于清潔工人托運垃圾桶上下臺階,還專門制作了一塊鐵板斜坡。
李滄交警副大隊長蔣山表示,除了黑龍江中路海右重華小區,在重慶中路藍山灣3期西門北側、廣水路百通馨苑七區對面、青峰濱河小區、以及融創中心嘉凱城小區等地,也同樣存在垃圾桶清運點占路影響交通的情形,下一步,李滄交警與李滄區城市管理局將在全區推廣搭建垃圾桶暫存點,因地制宜,根據小區不同情況,為待清運垃圾桶安上新家,確保垃圾桶在不影響交通的同時,也讓我們的城市更加整潔有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于滈 通訊員 劉波 王偉偉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