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11日訊 城市噪聲環境質量監測點位的合理布設是做好城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改善城市聲環境質量的重要基礎。為進一步規范環境噪聲管理,強化聲環境污染防治,提高區域聲環境質量,近日,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即墨分局根據《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關于開展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情況評估和功能區聲環境質量監測站(點)核定工作的通知》組織開展區域聲環境常規監測點位的優化調整布設工作。
“即墨區原有111個監測站(點),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原有監測站(點)已不能完全反映城市聲環境狀況。按照《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技術規范》《環境噪聲監測技術規范 城市聲環境常規監測》等技術標準要求,依據青島市以嶗山區為原點重新布設的網格,即墨區根據轄區城市規模重新優化布設了96個監測點位。”即墨分局監測一科丁淵浩介紹。針對重新布設的監測點位,即墨分局制定了聲環境監測計劃,認真謀劃、精心部署,組織技術骨干分組分片區開展監測,確保工作及時高效完成。先后出動監測技術骨干30余人次,對初設監測點位開展環境噪聲實地監測、現場勘查,同時針對不同類別監測點規范監測時間和監測頻次,利用GPS精準定位監測點,翔實細致統計聲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準確、全面。

目前,即墨區已初步完成聲環境質量監測和點位優化調整工作,所編制的《即墨區城市聲環境常規監測點位調整技術報告》正在進行專家論證評審。通過現場勘查、監測和科學分析,監測技術人員篩選出無效點位約40個,確定了包括62個城市區域聲環境監測點位,23個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監測點位和7個功能區聲環境監測點位在內的96個監測點位。“新的聲環境監測網絡全面覆蓋了現有城區和各類功能區,覆蓋面積約380平方公里,網格覆蓋人口約50萬人,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能全面、真實地反映即墨各功能區聲環境狀況。”丁淵浩介紹道。
據了解,聲環境功能區監測點位優化調整,對防治環境噪聲污染,改善城區聲環境質量,保障廣大人民群眾正常生活秩序和身體健康,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即墨區為控制噪聲污染,改善聲環境質量,先后出臺了《青島市即墨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青島市即墨區城區聲環境功能區劃》等規范性文件,對加強區域聲環境綜合整治、加快協助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突出噪聲污染問題、提高環境管理水平、創造安靜舒適的人居環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也為生態環境部門依法行政提供更加精細化、精準化的科學依據。

“通過本次區域噪聲監測點位的優化調整工作,能夠更加全面地反映各功能區噪聲現狀、時空分布以及變化規律,將為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噪聲源監督管理和環境執法、改善聲環境質量提供重要科學依據。”丁淵浩表示,接下來,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即墨分局將嚴格按照聲環境功能區類別,進一步強化噪聲排放源監督管理,控制噪聲污染,解決噪聲擾民突出問題,提高城市聲環境質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通訊員 劉海豹)
責任編輯: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