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7日訊 深中通道是深圳至中山的跨江通道,項目總長約24千米,是世界級的“橋、島、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被稱為深圳的“世紀工程”。殊不知,深中通道橋梁工程的“關鍵零件”——“錐套鎖緊鋼筋接頭”竟出自青島膠州一企業之手,該零件歷時11年攻堅研制,可達到15秒高速連接,比傳統焊接效率提高5到10倍,為投資千億的深中通道節約工期15個月左右,可節省建筑成本6億元左右,極大推動建筑行業的創新和改變。

日前,在距離膠州2000公里的深中通道項目橋梁工程建設現場,大型機械迎著海風正進行整體吊裝作業,一段段預制型橋梁墩身正從車間吊裝到現場進行組合裝配安裝……發明創造鋼筋機械連接最新技術的企業正是位于膠州灣工業園的青島森林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在過去,鋼筋機械連接這一“老大難”問題,需要人工作業完成。連接一根直徑40毫米、重200斤的40鋼筋往往需要5個人進行人力連接,并且連接質量參差不齊。青島森林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研發人員埋頭攻堅11年,推出的“錐套鎖緊鋼筋接連技術”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已獲得17項發明專利授權,接頭設備申請國家發明專利,產品已成功應用于多個特大型超級工程,例如虎門二橋項目、洛陽軌道交通一號線、通明海特大橋、西江大橋、南京長江5橋等。而且,“錐套鎖緊鋼筋接頭技術”陸續通過德國BAM實驗室抗大飛機撞擊測試、200萬次循環疲勞檢測等測試,現場取樣檢測,100%能達到國家一級接頭標準。
制造業是立市之本、強市之基、興市之器。先進制造業更是重中之重,是推動經濟“加速跑”的動力引擎,更是引領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

“‘錐套鎖緊鋼筋接頭’能達到15秒高速連接,比傳統焊接效率提高5到10倍,傳統10小時的工程,用上‘錐套鎖緊鋼筋接頭’還需30分鐘就能完成。”青島森林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代吉強受訪時表示,雖然它只是一個小小的鋼筋連接件,但它的社會意義是能推動整個建筑施工行業的工業化發展,推動模塊化建造,像搭積木一樣蓋建筑,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新舊動能轉換。
代吉強還提到,“錐套鎖緊鋼筋接頭”結構新穎、性能優越,能夠實現機械化施工代替人工作業,模塊化預制,工廠化施工以及整體吊裝鏈接。其施工質量與理論質量完全一致,能大大壓縮節點工程工期,適應雨雪天氣、高原反應、極端低溫等惡劣施工條件。還能實現遠程實時信息化監控,通過“鋼筋連接遠程實時監控”系統,實現鋼筋連接領域的信息化升級,填補行業空白,為大數據分析在建筑施工領域打下技術基礎,拓展應用空間。
“下一步,我們計劃走向核電領域,此前核電工程里有個小接頭一直是國外技術占據主導,我們現在基本替代了它,而且成本便宜一半。我們已與華龍一號福清核電站、大連紅沿河核電站等項目簽約供貨,產品也得到核電領域專家的認可。”青島森林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賈朝立介紹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錫復春 通訊員 代珍武 文/圖)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