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10月27日訊 青島五十八中的教室和宿舍樓里,愛心傘整齊地放在傘架上,女生宿舍樓大廳有電吹風,每層教學樓有微波爐……事情雖小,但起到了潤物無聲的作用。青島藝術學校門口,一面石鼓寓意著一“鼓”作氣,“鼓”舞人心。鼓本身既是樂器,又是禮器,暗含“德藝雙馨”的校訓精神,氤氳著文化素養和藝術修養的教育氣質。校園里的一草一木、一件雕塑,甚至是墻體顏色都蘊含了育人的智慧……10月27日,青島市中小學“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推進陽光校園建設”現場觀摩推進會在青島藝術學校召開。典型學校的用心設計在會上得以展示推廣。
五十八中老師自己設計的噴霧式澆花設備。記者 韓星 攝
青島市中小學“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推進陽光校園建設”現場觀摩推進會持續一天的時間。上午,與會人員參觀了青島六十八中、青島賓川路小學、李滄區實驗初中、青島五十八中和青島藝術學校5所學校,通過實地觀摩,對這些典型學校的校園文化和陽光校園建設情況有了直觀的感受和具體的認識。
六十八中學生在上課。記者 韓星 攝
近年來,全市各區市、各中小學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全面優化提升校園文化建設為著力點,將“堅持政治性與引領性相統一”“堅持共性與個性相統一”“堅持針對性和實效性相統一”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和目標,引導全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中充分體現黨的教育方針和要求、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科學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內容,全面提升全市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發展水平,推動全市中小學陽光校園建設。
觀摩團在李滄區實驗初級中學參觀。記者 韓星 攝
市教育局局長劉鵬照表示,目前全市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政治引領性不突出、政治站位不高;共性不足、個性有余;學校辦學理念不夠科學嚴謹、不夠通俗易懂;過分注重物表化;形式主義的東西較多,部分學校存在大和空的現象;一定程度上存在文本化、教條化現象等問題。
下一步,全市中小學校將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突出育人,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做好校園文化建設的思想認識,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頂層設計,加強對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提高校園文化建設的創造性,加強對校園文化建設的督導考核,加強對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總結提煉、典型引領。通過努力,讓校園文化成為青島教育的特色和亮點,讓校園文化成為每個區市的特色和亮點,讓校園文化成為每個學校的特色和亮點。(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黎)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