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推動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高質量發展,市政協委員孫法柏建議,須進一步創新自貿區的運行機制——
自2019年8月掛牌建設以來,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立足山東、服務沿黃、面向全球,堅持擴大開放與深化改革相結合,推動功能培育與制度創新相銜接,助力青島打造成為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東部沿海重要的創新中心、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等,開放型經濟成效顯著。但在制度創新等方面依然須加把力。
因此,建議盡快推動自貿區運行機制創新,把制度創新與本地特色緊密結合起來,持續進行差異化探索。構建自貿區機構與片區駐地政府及上級政府部門之間的高效聯動機制,真正賦予自貿區機構充分的決策權和制度創新試驗權。同時,還須根據青島特點,試驗性引入“彈性邊界”和“剛性底線”的監管方式,探索柔性管理方式,建立服務型監管模式。此外,探索設立自貿區片區權利負面清單,及時消除阻礙發展的各種“路障”,有效激發創新活力。
2、 為全面提升青島科創企業核心技術競爭力,市政協委員王繼榮建議,建議盡快制定和完善科創企業評價體系——
近年來,青島科創企業上市掛牌步伐明顯加快,到目前為止已有六家企業登陸科創板。盡管如此,仍存在行業偏傳統、規模普遍偏低、上市公司數量少等短板,亟需建立健全科創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因此,建議盡快制定和完善科創企業評價體系,編制青島市科創企業發展指數。結合創新積分制度,制定和完善科創企業評價體系,充分考慮科創企業特點,綜合運用數據模擬、云計算和AI技術精準評價企業各項指標,得出企業維度分值和總體分值。及時更新數據、實時動態調整,以達到分層培育、助投、助貸、助招、助政的多重效果。同時,在此基礎上編制青島市科創企業發展指數,深入分析青島科創企業的基本情況、成長性及創新能力等指標,動態反應科創企業的經營發展情況,更好為城市高效發展“保駕護航”。

3、 地鐵是城市文明形象的表達空間,市政協委員郝照明建議,須盡快加強青島地鐵開發中的公共文化建設——
作為一個流量巨大的城市公共空間,地鐵不僅是滿足市民交通出行的交通工具,更是一座城市歷史文化和城市文明的表達空間。全面推進文化地鐵、完善TOD綜合體的文化配套設施建設至關重要。
因此,建議在地鐵戰略實施中全面提高公共文化空間配置。須大力在“站城一體、產城融合”戰略落地實施中,提高地鐵公共文化空間配套建設,調動各方參與文化地鐵建設,委托具有能力的第三方運營并給予運營方一定的經費支持,規范和推動軌道行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可通過公共文化空間賦能國有資產商業價值。堅持以服務性和便利性為導向,充分發揮地鐵車站、TOD綜合體等場域的配套文化空間價值,形成兼具文化內涵、藝術品位與社會效應的示范引領公共文化惠民項目??商峁﹫D書、咖啡、簡餐、文創和文化活動等配套服務,打造文化地鐵建設運營新業態,全面推進公共服務與市場法則之間的有效平衡。

4、為提高主城區的通行效率,市人大代表孫杰建議,須持續優化調整主干道兩側居民小區出入口的交通設施建設——
隨著城市交通的快速發展,居民小區周邊交通設施配套缺失愈發突出。居民小區出入口往往緊鄰主干道,由于車輛合流、交叉矛盾顯著,不僅影響交通效率,而且存在較大的交通安全隱患。鑒于此,建議定期排查主干道附近居民小區道路交通設施情況,持續優化調整附近的交通設施建設。首先,設置交通安全類標志,比如,在主干道靠近小區門口車道施劃黃色網格線;根據具體情況在小區出入口附近設置交通安全標志;對于存在視覺盲點的T型交叉口,可在出入口道路對面設置反光鏡。其次,合理規劃管理小區出入口綠化帶。對于綠化灌木叢遮擋視線的,須盡快重新規劃,積極整改,有效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