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0年10月28日8版
讓更多擁有學科特長的孩子進入名校,成為“強基計劃”人才,青島開始了一項舉全市之力的培育計劃。近日,由市教育局牽頭,市教科院具體實施的全市“強基計劃”學員遴選報名結束,近期將組織測試,以確定最終培優名單。這也意味著青島市推進“強基計劃”工作進入實施階段。青島將利用3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市建立起學科特殊稟賦學生領航培養體系,促進全市高中教育質量持續有效提升,培養質量全省領先;再利用3年左右的時間,爭取進入全國領先行列。
培訓分散,無法穩定幫優生敲開“強基”大門
今年是新高考元年,也是“強基計劃”實施的第一年。2020年起,教育部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盎A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國家重大戰略”是文件里反復出現的關鍵詞。與自主招生考試不同,“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主要聚焦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在36所試點強基計劃的“雙一流”建設高校里,招生學科主要集中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
綜合素質優秀如何來體現?高考成績和??季C合素質評價是比較公平的考查方式?;A學科拔尖用什么衡量?五大學科競賽一直是業界公認的金字招牌。按照現有招生政策,要獲得五大學科競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奧賽)金牌進入國家隊,才有保送北大、清華等頂尖名校的資格。
秋季學期,五大奧賽陸續公布成績。近日,山東省數學會公布了2020年省高中數學聯賽獲獎名單,其中一等獎83人。青島學子有5人獲得省一等獎,分別是青島二中4人,青島五十八中1人。但因為沒有進入全省前13名,這些學生未能進入省隊,就無緣全國比賽,無法進國家隊,也就意味著明年高考時,青島無人能通過數學奧賽破格進入清北等名校的“強基計劃”。
有家長因此對青島的培養水平提出疑問。但實際上,青島學生也曾有過傲人的成績。在2019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里,青島二中學生陳曉琨獲得金牌,打破了青島自2007年以來再無金牌的歷史,他也因此與北大簽約,獲得保送資格。“成績不穩定的原因和生源有關,和家長的態度有關,也和培養分散、形不成合力有關?!币晃粚W科競賽輔導老師表示,目前,青島奧賽教練還是以學校為單位,各自為戰。
集合優勢師資,全市統籌建設培訓基地校
為了拼奧賽,暫停學業一年,專門備戰,這在一些省份的學科競賽中是常見操作。而一旦奧賽的路走不通,正常的學業也面臨巨大斷檔。正因為如此,青島各高中為奧賽組隊時會遇到教練招不到學生的情況,很多成績不錯的學生在報名時會猶豫:到底是全力備戰高考,還是拿出大量的時間拼競賽?
“確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參與‘強基計劃’培訓?!鼻鄭u市教科院副院長尹遜朋介紹,因為參加“強基計劃”不但要參加???,還要考查高考成績,所以高考能達到670分以上,在清華、北大的裸分錄取分數線下20分的學生,可以通過參加“強基計劃”沖擊清北;高考成績在650分到670分之間的,可以沖擊除了清北之外有“強基計劃”的名校;650分以下的學生則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高考備考上,不適合參加“強基計劃”。據了解,今年就有學生靠競賽入圍“強基計劃”校測,但因高考成績太低未能被錄取的情況。
“想要通過奧賽這條路取得強基計劃校測資格,需要有好生源、有好教練、有好家長,缺一不可?!币晃粠W賽的老師坦言,要取得好成績,首先學生需要有極強的興趣和學習能力,但有時候學生有興趣,家長不支持,也會讓成績打折扣。同時,師資原因也是重要的制約因素。“沒有師范學院專門培養競賽教練,從事競賽輔導的老師一定是在自己的教學領域拔尖,并且熱愛奧賽的。”尹遜朋說,好的競賽苗子就像千里馬,好的競賽教練則是伯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有的老師志在鉆研奧賽,但所在學校比較弱勢,沒有學生教學相長,久而久之也就荒廢了才學。有的老師一身武藝,但沒有同行交流切磋,很快就進入發展瓶頸。
為了集合優勢的師資,今后,青島市將統籌教練員資源,以建基地校的形式打破校際界線,教練互相交流學習,共同培育學生。根據工作安排,全市成立6個項目組,每個項目組設2個左右基地校,共同承擔項目培養工作。數學基地校是青島二中、西海岸新區一中,項目組設在青島二中;物理基地校為青島實驗高中、青島中學,項目組設在青島實驗高中;化學基地校是青島九中、膠州一中,項目組設在青島九中;生物基地校是青島二中、青島五十八中,項目組設在青島市教科院;信息學基地校是青島二中、城陽一中,項目組設在青島市教育裝備與信息中心;歷史、哲學、古文字學基地校是青島一中、青島五十八中、青島六十七中,項目組設在青島五十八中。
豪華教練團亮相,上千“學霸”報名角逐
此次“強基計劃”培養的學生面向2020級在籍在讀高一新生遴選,要求綜合素質優秀,具有一定學科特殊稟賦潛力。在學生報名、學校老師推薦后,教科院會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以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學科有特殊稟賦的學生集中培養,假期請全國知名教練上課,開學之后,利用周末時間上網課,一對一指導。
青島版的“強基計劃”不但培養學生,也培養教練。教師學員面向各單位學科優秀教師、區市優秀教研員招選,需要從事本學科教學三年以上,樂于從事本學科競賽研究與輔導工作。歷史、哲學、古文字學培養項目組學員還應具有本學科相關研究成果。
按照規劃,各基地校學員數量根據培養模式確定。培養模式包括游學培養,即日常培養和學科培養均在基地校;協同培養,即生源校負責日常培養、基地校負責遠程學科培養;集訓培養,即以項目組方式集訓。其中游學培養每學科一般不超過25人,協同培養、集訓培養每學科一般不超過40人;承擔基地校任務兩科及以上且采用游學培養的學校,所接收的外校學員總數一般不超過40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報名已經超過了1100人。
學生熱情高漲,與優秀師資不無關系。在教練員名單里,青島二中數學骨干教師、數學奧賽首席教練員侯界飛,青島九中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化學奧賽主教練官福榮,山東省生物特級教師、青島二中生物奧賽首席教練郭京君,青島二中信息學首席教練、全國信息學金牌教練胡芳等大咖坐鎮,各學科輔導奧賽經驗豐富的老師均上榜。
報名結束后會進行選拔考試,“計劃第一期每個學科吸納50名學員進行培訓,但這個數字不固定,我們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有合適的學生,會擴大規模?!弊鳛閿祵W奧賽教練,青島市高中數學教研員魏清泉信心滿滿。(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黎)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