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8日訊 “隱形冠軍”企業是一座城市創新活力和創新實力的代表。日前,2020年度青島市制造業中小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名單公布,聚納達(青島)科技有限公司等33家企業入選,數量較去年22家大幅提高。
五年來,青島總共認定五批112家隱形冠軍企業。憑借在全國乃至全球細分市場中的領導者地位以及不斷迭代的創新能力,這些隱形冠軍企業正逆勢增長,成為青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皆為行業翹楚
青島市制造業中小企業“隱形冠軍”是指企業長期專注并深耕于某一細分行業的產品研發和生產,具有顯著競爭優勢和創新能力;企業細分市場占有率居省內第一或國內乃至國際前列,具有專注的發展戰略、科學的管理體系、獨特的產品服務、專業的技術研發、穩定的客戶關系、可持續的市場需求和顯著的經濟效益。
簡而言之,隱形冠軍就是高度聚焦細分市場、持續保持行業領先,這也是多數中小企業成長為行業龍頭的標桿路徑。
112家企業中,61家企業細分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全部業務收入比重超過90%,66家企業的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排名全國第一,占比58.93%。作為市場的領導者和規則的制定者,隱形冠軍的技術具有突出的行業領先性。
以青島鐳創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的固體激光器為例,從晶體材料到模組裝配,核心工藝及核心器件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其參與研發的“低發散角半導體光子晶體激光器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曾獲得2017年度國家科技獎技術發明二等獎。
在創新能力方面,隱形冠軍還擁有遠高出同行業的研發投入強度。統計顯示,隱形冠軍平均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達到5.7%,達到歐盟高研發強度標準,遠高于全市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1.3%的水平。
從國際市場來看,隱形冠軍的成長是為全球化所驅動的,不光把產品賣到全世界,還在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有一定的全球布局能力。部分企業占據國際市場半壁江山,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細分行業領導者。例如,青島艾普智能儀器有限公司的家電電機智能檢測系統裝備全球占有率33%,排名第一;青島中集特種冷藏設備有限公司的內陸保溫集裝箱全球占有率60%,排名第一。
要做“顯性冠軍”
相比近幾年大熱的“獨角獸”概念,隱形冠軍似乎有點遇冷。
其實,隱形冠軍與獨角獸企業的經營模式大相徑庭,但各有特色。獨角獸企業強調的是成長速度更快、被資本市場高度認可、享受高估值的企業,而隱形冠軍是在某一個細分領域里具有牢固的市場地位和話語權,存續時間通常很長,而且經歷了市場的檢驗、波折,仍然能夠屹立不倒的企業。
從112家企業來看,從事相關業務領域平均時間接近19.5年,成立時間最長的企業已有39年歷史??傮w來看,與德國、日本等國百年歷史的老牌隱形冠軍相比,青島的隱形冠軍營收規模從幾千萬到幾個億不等,還處于奮起直追的成長期。
如果按照隱形冠軍之父赫爾曼·西蒙的標準,隱形冠軍不只是“小而美”,更是能在某個細分領域“通吃”的國際巨頭。在西蒙的抽樣統計中,全球隱形冠軍的平均年營業額3.26億歐元(合人民幣26億左右),在行業內大名鼎鼎,只不過不為大眾用戶所熟知而已。
在當下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隱形冠軍既需要保持住原有做專、做精、做大、做久的定力,也需要學習獨角獸企業的快,真正成為“顯性冠軍”。
部分企業已經同時呈現出高度專注和高成長潛力的特質。比如,擁有國內最大自動售檢票設備生產基地的青島博寧福田智能交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近兩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幅50.94%;青島海達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球形石墨主要應用于鋰離子電池負極,是新能源汽車實現長續航里程和快速充電所必需的關鍵材料,近兩年營收增幅達到56.58%;作為國內唯一的集設備、材料、工藝和終端產品于一體的納米纖維全產業鏈企業,聚納達(青島)科技有限公司營收增幅更是達到724.43%??梢?,“隱形冠軍”的成長速度未必遜色于獨角獸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填補變頻一體機行業空白的青島中加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近兩年營收增幅166%,本身就入圍了權威機構發布的2019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
孵化體系關鍵一環
五年認定112家隱形冠軍,正是青島分層培育優勢高成長企業的重要成果。
中小企業占市場主體的絕大多數,對于很多中小民營企業而言,不一定都要做成世界五百強,而是要成為細分領域里的行業領袖。
早在2016年,青島就開始組織隱形冠軍企業的培育與認定工作。今年4月發布的《青島市培育和獎勵隱形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實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組建青島市優勢高成長企業培育庫,建立健全分層孵化體系,構建企業從專精特新到細分市場隱形冠軍、從隱形冠軍到“小巨人”,從瞪羚到獨角獸的成長培育機制。
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到隱形冠軍企業,再到“小巨人”、瞪羚、獨角獸,再進一步做優做強成長為龍頭企業……在這個孵化體系中,隱形冠軍是最關鍵的一環,代表著專注、技術、品質和可持續的競爭力。
制造業是隱形冠軍的絕對標簽,在回歸實體經濟、回歸制造業的大勢下,隱形冠軍更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小企業能否產生更多的隱形冠軍,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青島的工業制造的功力。這些走專注、創新、堅守之路的隱形冠軍,它們多數處于汽車機車、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儀器儀表等領域,即使在惡劣的市場環境下也會保持增長,推動制造業由規模優勢向創新優勢轉變,由產業優勢向品牌優勢轉變,由產業鏈低端向中高端進發。(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