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頻:史玉辰 李寧 朱鋆瑤
從一個十幾人的小廠到我國鑿巖機械行業和磁懸浮動力技術領域的領軍企業,李永勝用了僅僅十幾年。
如今,天瑞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永勝帶領企業研發出的磁懸浮鼓風機、磁懸浮真空泵等一系列節能裝備,替代高耗能設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成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技術支撐。

設計:孫華廷
47歲開啟創業之路
1983年大學畢業后,李永勝被分配到我國西部鑿巖機械大型企業工作。從基層技術員做起,逐步成長為技術副總經理。2005年他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成為我國鑿巖機械行業的學術帶頭人。“國企25年的培養和鍛煉,形成了我嚴謹細致、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作作風。”
2008年,47歲的李永勝帶領一支團隊回到家鄉濰坊開始創業,主攻高速鑿巖機研發生產。十幾人的團隊,一個400平方米廠房,一堆零件,這就是開始創業的全部家當。臨時辦公地點沒有暖氣,冬天四處漏風,所有人的腳上都起了凍瘡。天瑞重工先后搬了5次家,2013年才建起了自己的廠房。
鑿巖機是一種損耗性工具,因此,產品可靠性強是用戶最大的要求。天瑞重工將突破重心放在了產品質量和性能上。李永勝帶著團隊一點點攻關,從高山隧道,到地下深井,都留下了他實地探尋的身影。損壞的零部件都要拿回來分析原因、不斷改進。鑿巖機100多個零部件中,經過李永勝團隊改進的就達到六七十個。經過幾年奮斗,天瑞重工研發的鑿巖機壽命翻了一番,故障率從3%下降到3‰,成為業內質量最好的產品。
對產品質量的精益求精,讓天瑞重工這家初創企業用幾年時間就沖到了行業頂端。2018年,天瑞重工的鑿巖機設備獲評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
創新已經刻入天瑞重工的基因
創新無止境。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李永勝帶領團隊主動出擊,轉換“賽道”。他帶領團隊先后嘗試了高頻破碎錘、智能噴涂機、海水淡化機等不同領域新產品的研發,直至遇到了磁懸浮。

“磁懸浮動力技術是一項顛覆性技術,可形成磁懸浮鼓風機、磁懸浮真空泵等十幾類節能裝備。廣泛應用于水泥、造紙、污水處理、化工、熱電、鋼鐵等高能耗行業。”李永勝堅信,在國家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推動下,磁懸浮產業一定會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他將鑿巖機產業積累的資金全部投入磁懸浮技術研發中,歷經多年攻關,突破了一系列“卡脖子”關鍵技術,成功研發出了磁懸浮鼓風機、磁懸浮真空泵、磁懸浮空壓機、磁懸浮低溫余熱發電機、磁懸浮制冷機等5類磁懸浮動力裝備,成為國內少數掌握磁懸浮動力裝備核心技術的企業。

與傳統機械設備相比,天瑞重工研發的磁懸浮動力裝備節能30%以上。以磁懸浮鼓風機為例,替換1臺傳統鼓風機,節省的電費,不到1年就能收回成本。目前,天瑞重工已經安裝的磁懸浮動力裝備,累計節電已達50億度,為國家節省了大量能源。

如今,天瑞重工已成立了山東磁懸浮產業技術研究院,獲批建成“全國磁懸浮動力技術基礎與應用標準化工作組”,被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建立了海外離岸研發中心,與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山東大學等高校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成為山東省節能環保裝備產業鏈的“鏈主”……天瑞重工正在打造國內一流、在世界有影響力的磁懸浮動力裝備研發生產基地。

從一個僅十幾人的小廠,一步步發展成為國家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和磁懸浮動力技術領軍企業,促使企業實現跨越發展的,正是技術創新作為引領。“創新已經刻入天瑞重工的基因。在磁懸浮產業賽道上,我們將繼續自主創新,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形成新興工業體系,為踐行國家‘雙碳’戰略作出貢獻。”李永勝充滿信心。(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單蓓蓓)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