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24日訊 ?地方院校作為區域文化中心,對非遺的傳承、保護、創新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萊西市積極構建地方院校非遺文化傳承體系,讓非遺文化走進高校,夯實了大學文化構建的根基,增強了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近日,位于萊西市的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迎來了一批新的客座教授,他們各個身懷絕技,是當地有名的非物質文化傳承人,他們的加入,將書本上沒有的教材,搬進了教室,走到了學生身邊。

“通過非遺傳承人的講解,我們對文化自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且我們會珍惜這樣的機會提升自己,做到文化自信、文化創新,畢竟民族才是世界的。”陳婷告訴觀海新聞記者,作為這所院校的一名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非遺傳承人的現場的教學指導和演示,讓她和她的同學都受益匪淺。
而能夠以客座教授的身份,讓民俗文化以說教的方式進入課堂,對非遺傳承人姜玉濤來說,即是一種榮耀,更多的是一份欣慰。“能夠把民俗的民間的技藝,通過講課的形式,讓更多的年輕人接受,我覺得對非遺文化的傳承能夠起到一個非常好的作用。”
萊西擁有多所職業院校,在校生已經超過了3萬人,為此高校用穿插教學法和附加教學法,在傳統知識課堂講授的基礎上,讓更多的非遺傳承人走進學校,讓年輕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獨特的創造力與審美價值認同中提升思想境界,傳承文化內涵。
“日常咱們作為課堂上的教學,都是重理論缺乏實踐,非遺傳承人進入課堂,進入到校園以后,他們重實踐彌補了我們課堂教學的不足,促進整個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技藝更高的認識和更新的突破。”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藝術學院院長李世林告訴記者。(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