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10月30日訊 近日,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即墨分局將首張《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信息采集卡》發放到青島祥源商務印制有限公司負責人中,正式啟動了即墨區《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信息采集卡》發放工作。有了這張環保“身份證”,非道路移動機械才能持卡上崗,否則將被禁用。
“通過掃描這張信息采集卡的二維碼,就可以清楚地了解這輛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環保編號、名稱、地址等機械信息以及檢測時間、結果和單位等檢測信息,相當于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環保‘身份證明’。”即墨分局的執法人員介紹,“各機械所有企業或個人應妥善保管《環保信息采集卡》,以備后期查驗,實現‘一機一卡’。”
而所謂非道路移動機械包括但不限于工業鉆探設備、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機場地勤設備等。工地上常見的挖掘機、推土機等都屬于非道路移動機械。它們看似不起眼,實則數量多,排污量大。”即墨生態環境分局的工作人員介紹,為改善區域環境質量,有效降低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污染排放,規范非道路移動機械環境監管,即墨區全面實施了非道路移動機械申報登記和排放監管工作。
據了解,今年5月份,即墨區正式啟動了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專項治理工作。在前期摸底調查、申報登記、初步審核的基礎上,招標第三方公司建設了《即墨區非道路移動機械信息管理系統》,對全區非道路移動機械進行排放檢測和環保號牌噴繪等工作。目前,即墨已申報非道路移動機械約2600臺,生成環保號碼約2500臺,檢測噴繪約2100臺。
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專項治理對防治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排放、提升環境空氣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環保信息采集卡》的發放是非道路移動機械管理的最后一步,預計到11月中旬,全區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環保信息采集卡》發放工作將基本結束,屆時,無《環保信息采集卡》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將禁止使用。(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通訊員 隋鶴)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