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第一個周末,影院將里突然變得荒涼:除了正在熱映的《金剛川》之外,影院找不出足夠有分量的大制作。整個11月,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商業片幾乎不見蹤影:11月6號的《風平浪靜》雖然有黃渤監制,然而藝術片的屬性很難讓它贏得高票房。11月13日劉德華主演的《熱血合唱團》算是一個驚喜,校園題材的票房天花板是由于謙《老師·好》創下的2.53億紀錄,劉德華能否帶著一群孩子們破紀錄且讓我們拭目以待。11月最有話題性的還是張藝謀《一秒鐘》,這部電影去年在最后關頭退出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轟動一時。兩位主演張譯、范偉都是演技派,《一秒鐘》也算是11月為數不多的大制作了。可以說,稍微挑剔點的影迷11月幾乎面臨片荒,商業片缺乏熱點,只能靠文藝片、小成本電影維持觀影慣性了。
片方表示,近期影院片荒現象有跡可循,首先是疫情影響導致好萊塢電影紛紛撤檔,《信條》票房失敗后更讓好萊塢巨頭們放慢了動作,原本國內與北美同期上映的多部大制作紛紛改為流媒體放映,與中國影迷無緣;其次,國產片關注的熱點在于即將到來的年末檔期,尤其春節檔已經有八部大制作確定上映,這其中包括從陳思誠《唐探3》、林超賢《緊急救援》等原定上一個春節檔上映的大片,也包括陳坤《陰陽師:侍神令》、雷佳音《刺殺小說家》、賈玲《你好,李煥英》、動畫片《哪吒重生》等熱議作品。在11月與春節檔之間,影迷需要面對一段時間的片荒。
《風平浪靜》:黃渤力薦,靜水流深
寧浩的“壞猴子計劃”推出了多位實力新人導演,而黃渤的“HB+U”計劃也在今年結出了碩果:李宵峰導演的《風平浪靜》相繼在上海電影節、平遙電影展贏得了超高評價,被譽為展開了華語犯罪電影的新篇章。上個月它還成為武漢華語電影周的開幕電影。作為監制的黃渤親自在快手上為該片宣傳,足見這位伯樂的用心。
《風平浪靜》以一場撲朔迷離的罪案為背景。十五年前的一次意外,成績優異的高中生宋浩逃離了家鄉。多年后他回到家鄉,一切仿佛都已風平浪靜。與老同學潘曉霜的重逢,給了他人生久違的光亮,然而十五年前臺風來那天發生的一切又追上了他,潘曉霜也是當天真相的見證人之一。《風平浪靜》由章宇、宋佳、李鴻其主演,章宇的可塑性極強,從成名開始就很蒼老,擅長把跨越年齡的成熟和滄桑一并呈現。宋佳則在片中展現了多切面的女性內心,既有危險感也有撫慰天使的一面。黃渤原本在片中飾演章宇的父親,最終他擔任監制,把一部完成度極高的作品呈現給觀眾,也讓影迷看到繼《少女哪吒》之后導演李宵峰的成長。
《熱血合唱團》:劉德華尚能飯否?
成龍新作《急先鋒》票房并不理想,讓業界一片“大哥老矣,尚能飯否”的感嘆。劉德華接下來有兩次機會驗證自己是否“老矣”:11月13日上映的《熱血合唱團》,大年初一上映的《人潮洶涌》。《人潮洶涌》是劉德華與肖央合作的喜劇片,相對而言,《熱血合唱團》的“港味”更正宗,從導演關信輝到配角盧冠廷、雷頌德,都是港片的班底,也讓劉德華的發揮更加自如。
《熱血合唱團》的故事看上去跟《放牛班的春天》類似。國際知名合唱團鐵血指揮家嚴梓朗(劉德華飾),為幫助昔日恩師(盧冠廷飾)返回香港,帶領一群因闖禍而被迫參加“熱血合唱團試驗計劃”的廢柴學生們,從零起步學習合唱。眾人共同面對生活的挫折與挑戰,最終在音樂中找回了自我,而嚴梓朗曾經在合唱比賽中失利的陰影又再度襲來。劉德華與合唱指揮的角色高度契合,也讓這部小成本電影增色不少。影片拍攝花絮里,小演員竟然不知道劉德華是誰,看到配角們為劉德華流淚而也大惑不解,對于劉德華來說,面對后生小輩確實不需要證明自己,但如果能把一部合唱題材的小片變成大賣電影,對嘴上沒毛的小屁孩們何嘗不是一次教育?
《一秒鐘》:膠片時代的遙想
最后關頭退出柏林電影節,讓《一秒鐘》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而該片真正定檔之后,披露的劇情讓大家詫異:張藝謀導演費了這么多心思,只是想要完成對膠片時代的致敬。《一秒鐘》的故事很有時代感: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放電影對西部地區的群眾來說是一件大事。沒趕上電影場次的張九聲穿越沙漠跑到二分場看電影,沒想到膠片出了問題,他跟一個假小子展開了膠片爭奪戰,還要幫助電影放映員擦洗暴露在沙塵里的膠片。在膠片時代,銀幕上的一秒鐘真正對應著一格格膠片,珍惜銀幕上的每一秒,也是對一個時代致敬。
與同時代的導演相比,張藝謀具有更大的創作自由度。他的電影題材從古裝到現代無所不包,而《一秒鐘》的故事靈感就來源于他的早期經歷,影片內核與他上一部電影《歸來》一脈相承,延續了對文化展開追憶和尋根的風格。歷經風波之后,《一秒鐘》終于在一個不被關注的檔期上映了;預告片中“放映員”范偉含笑大喊“電影可以放了”,一語雙關,感人至深。(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米荊玉)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