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6月10日是剛剛過去的第七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的社會氛圍,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要,青島市圖書館特別推出“‘傳承非遺技藝 賡續文化薪火’剪紙魯繡木板年畫作品展”。
本次展覽共展出剪紙、魯繡、楊家埠木版年畫作品共70余幅。剪紙、魯繡和楊家埠木板年畫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蘊藏了勞動人民深厚的情感,積淀了華夏幾千年的文化,具有極其強烈的民族特色和生命力,表達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是民間流傳最廣泛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內容廣泛、題材多樣,花鳥魚蟲、人物故事無所不包。剪紙藝人將彩紙剪剪刻刻,一張張傳統特色與時代氣息相融合的寓意深刻的生動畫面便呈現在了眼前。

魯繡,是山東地區的代表性刺繡,屬中國“八大名繡”之一。據東漢《論衡》記載及仰韶文化遺址中的刺繡殘片考證,魯繡是我國起源最早的繡種之一,于春秋時期興于齊魯,史稱“齊紈”或是“魯縞”,被稱為“百繡之母”。魯繡擅長表現中國書畫的筆墨效果,在尊重歷代著名書畫家原作的基礎上突出手工特點,以絲線代替顏料,以手針代替畫筆,既表現出絲線的質感、光澤度和立體感,又渲染了書畫本身的意境和韻味,清雋淡雅、質感逼真、風格粗獷中見精微,是中華民族悠久刺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楊家埠木版年畫,是全國三大木版年畫之一,它興于明初,盛于清代的乾嘉年間,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楊家埠木版年畫制作工藝別具特色,鄉土氣息濃厚,通過寓意、象征、諧音的手法,詩畫結合,滿足人們祈求辟邪納福、敬神祭祖的需要,極具藝術審美價值,與年節禮俗相融相成。本次展覽展出的是舊版的濰縣楊家埠木版年畫,有戲曲故事類、飛禽走獸類等門神畫、炕頭畫、窗簾畫等等。

公益活動,免費參觀
歡迎廣大市民讀者前往欣賞哦
展覽時間:
6月10日至6月18日(逢周一閉館)
展覽地點:
青島市圖書館展廳(西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