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30日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青島市委關于黨建統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著眼于想透說清干實,提升思想方法,改造工作方法,進一步深化拓展深圳體悟實訓效果,今天下午,青島市第四批赴深圳體悟實訓隊臨時黨支部組織開展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專題“三述”會。
深圳如何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實現從“改革之都”到“創新之城”的跨越?深圳黨建如何發揮統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如何學習深圳開放創新改革的精神與氣質……聚焦主題,14名體悟實訓干部結合體悟實訓思考,各自選取方向,從不同的角度“述理論、述政策、述典型”,通過精彩的故事案例,深入分析如何通過黨建工作來引領和推動體悟實訓走深走實,以“小切口、深研析”將“激發創新創業活力”述透述實。
體悟實訓干部王錫亮認為,創新創業的熱帶雨林中,應該有參天的“喬木”、茂密的“灌木”、低矮的“草叢”,甚至濕潤的“苔蘚”,營造出高低錯落、變化有序、風姿各異的生態系統,而建立色彩斑斕的生態系統的一定是各種各樣的人才。創新創業實質上是人的驅動,人才為創新創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以‘13條產業鏈’發展為導向,找準青島本土的比較優勢,在具有人才聚集優勢的現代海洋與行業領軍的高端裝備領域,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與后備人才充實,實現率先發展、引領發展。”王錫亮表示。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積淀出深圳“主動相擁、報團取暖、互利共贏”的創業底蘊。“多樣化的細分市場、生態化的產業鏈條,讓創業者能夠快速精確的找準定位、匹配資源、走進市場,也讓‘小而弱’的初創企業得到加持,可以安心的以‘專精尖’而不是‘大而全’的模式去發展核心競爭優勢。”體悟實訓干部李鵬認為,在深圳的產業園和孵化器里,供應商、技術方、制造商、應用方集結在一起,可以迅速讓一個點子、一種技術、一項專利轉化成產品。同時,深圳近5萬家VC和PE機構構筑起強大資本力量,助力初創企業迅速由弱變強,以深圳速度詮釋著“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現實含義。
財為政之根本,財政作為政府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和表現方式,如何在落實“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將是未來財政工作的一項重要課題。體悟實訓干部張濟陽表示,深化財政資金改革,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讓財政資金深入到補鏈、強鏈、控鏈、穩鏈各個環節,助力我市產業鏈現代化建設;助推“人才強市”戰略,發揮好人才專項資金使用效益,落實頂尖人才、領軍人才、緊缺人才配套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人才想來、愿來、留下來、不想走。
“我們要學深圳開放創新改革的精神與氣質,學深圳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開放型、服務型、效率型的環境與生態,學深悟透深圳發展經驗的內在邏輯,學會了,帶回去,讓今天碰撞出的思維‘創新’火花成為推動今后工作的強大動力。”第四批赴深圳體悟實訓隊臨時黨支部書記王春河表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駐深圳記者 梁超)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