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樓院改造 遇見“星辰大海”
市北區大連支路7號院通過墻體彩繪、景觀設置等方式打造航天主題樓院
老舊小區改造是增進居民福祉、促進城市更新的民生工程。為探索社會力量參與街區改造的更新模式,開放社會群體參與社會治理的實踐場景,凸顯老舊街區改造社會效益,6月14日,市北區遼寧路街道在大連支路7號院舉辦“點亮航天夢想,逐夢星辰大海”主題活動。記者從現場了解到,街道在樓院改造中創新提出打造“星辰大海”主題樓院,以宇宙太空為主要內容,邀請周邊學校師生參與樓院景觀創意設計、墻體圖案的繪制,將居民院打造成科教實踐活動基地。

同學們拿起畫筆參與地面彩繪。
院里滿滿的“航天”元素
6月14日上午,記者來到了大連支路7號院,經過改造后,院內的幾棟老樓已經煥然一新,映入眼簾的就是樓體、地面、院墻上豐富多彩的“航天”元素。“我們以宇宙從何而來等問題作為切入點,激發孩子們對宇宙奧秘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跟隨解說人員的腳步,記者走進院子,看到院內的景觀墻上制作了月球浮雕和星空彩繪,繪制了中國航天大事記,詳細介紹中國航天事業發展過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其中一處還設置了中國探月之旅墻體彩繪,詳細講述中國人的探月故事。樓體旁一側空地上,還特意設置了宇航員景觀小品,作為“科幻無界 共創未來”科教基地的一處特色打卡地,通過吸引周邊群眾和青年學生打卡,進一步擴大科教基地的影響力。在院子里的一處臺階附近,設置有太空失重體驗滑梯,并在滑梯落點處設置3D星球彩繪,為住在這里的孩子們提供了玩耍的好去處。

大連支路7號院內布滿“航天”元素。
記者了解到,今年,遼寧路街道老舊街區改造項目共涉及黃臺路沿線、大連路沿線、青城路鐵山路三個片區共39個樓座,大連支路7號院是改造項目之一。前期,工作人員廣泛聽取了居民意見,征集居民需求,加裝外墻保溫,重整地面鋪裝,增設景觀樹池、休閑設施,設置非機動車停車位和晾衣架等便民設施,并更換了老化室外下水管道。實施“五網合一”工程,整治居民頭頂的“千頭萬緒”,讓飛線從“亂如麻”變得“有規矩”。
據介紹,在改造過程中,秉持差異化原則,力求樓院改造千樓千樣,深入挖掘各個樓院在歷史文化、人員構成、應用環境等方面的特色和優勢,因地制宜確定不同的改造方案。大連支路7號院在基礎設施規范化改造完成后,結合樓院臨近青大附中、市北區實驗小學的特點,以周邊學校學生為輻射對象確定了“星辰大海”的主題。
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揭牌
采訪中記者得知,在完成老樓院基礎改造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墻面和空間的利用率,打造更多有特色的科幻內容,院內還設置了宇宙知識等內容,通過對戴森球、黑洞以及宇宙文明的介紹,給參觀者更多的想象空間,進一步深化“科幻無界 共創未來”科教實踐基地主題。此次提升還對原有花壇進行了改造,通過回填土等方式增設景觀樹池,增加了院內綠化面積,使居民有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

同學們在樓院內參觀。
在當天的活動現場,市北區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基地舉行了揭牌儀式,隨后,20多位來自青島大學市北附屬中學的同學參觀了自己的設計成果。參觀結束后,同學們拿起畫筆,共同參與樓院彩繪圖案的繪制。青島大學市北附屬中學初一學生劉玉琪告訴記者,在參觀完大連支路7號院后,感覺這里相比其他老舊小區要有趣新奇,富有活力。“通過這些航天主題彩繪,我了解到了許多宇宙、航天知識,知道了許多中國航天‘大事件’,受益匪淺。這個地方已經不僅僅是一處樓院,更是一處科普基地,希望有更多的人來到這里參觀學習。”劉玉琪說。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劉文超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