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產改”質效解決職工“愁盼”
市總工會運用“4+”模式扎實推進主題教育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總工會牢牢把握總要求、根本任務和具體目標,統籌推進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建章立制,做到“規定動作”嚴格執行不走樣,“自選動作”聚焦主題有特色,推動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壓實責任+統籌推進”,把握主題教育總要求。市總工會壓實各部門、各事業單位基層黨組織責任,將主題教育開展情況作為年度考核和“雙述雙評”的重要內容。同時,根據市委重點任務清單,結合實際,梳理了63項重點任務,明確牽頭部門、責任部門、完成時限,實行銷號管理,目前已經完成重點任務14項。立足工會主責主業,圍繞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智慧工會建設、職工生活品質提升、深度融入法治建設社會實踐等方面,對標上海、無錫、成都等先進城市,走出去深學細悟、碰撞交流,提出了13條對標措施,推動全市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
“全面系統+創新特色”,加強理論學習提素質。市總工會細化了主題教育8種學習資料篇目,將“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等內容作為“置頂篇目”,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重要論述作為“重點篇目”,明確了17個周的學習時間進度表。同時,結合工會實際設計專題討論,開展“弘揚勞模精神 深化主題教育 強化工會擔當”研討交流會;組織青年干部開展“我為發展獻良策”活動;積極開展學習競賽。
“深入基層+結果轉化”,抓實調查研究尋對策。市總工會建立機關干部基層聯系點制度,每名班子成員、副局級領導干部、機關部門和直屬事業單位負責人,每人分別聯系1家國有企業工會、非公企業工會、工友創業園,1名勞模工匠、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一線職工,做到應訪盡訪。建立與包括新領域、新業態在內的廣大企業之間的聯系,通過現場調研、網上問卷等形式,廣泛傾聽企業和職工訴求,已收集308條意見建議。目前調研工作已全面展開,下一步將對職工群眾反映的問題,研究提出符合實際、措施具體的解決方案,確保調研工作成效最大化。
“清單管理+制度保障”,聚焦急難愁盼辦實事。市總工會結合調查研究、巡察反饋問題,對照理論學習、政治素質、能力本領、擔當作為、工作作風、廉潔自律6個方面,圍繞維護職工權益、救助困難職工、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職工思想引領等方面建立問題清單,制定25項具體整改措施。對列入清單的問題進一步明確整改措施、整改目標、整改時限、責任人,市總工會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周調度檢視整改推進情況,對調研中發現的新問題及時納入問題清單。調研中發現,我市勞動爭議案件主要集中發生在中小企業,市總工會就把化解勞動用工領域突出問題作為服務企業的重要抓手,組建專門法律團隊,探索為企業提供免費“勞動用工法治體檢”,與市民營經濟局合作,今年計劃為不少于800家企業提供免費法治體檢服務,幫助企業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助力企業健康發展。與此同時,市總工會還強化建章立制,制定《關于充分發揮全市國有企業在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中帶動作用的意見》,通過加強思想建設、組織建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激發創新活力、開展技能提升活動等具體舉措,高標準推動國有企業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向縱深發展。制定《工會信訪工作管理辦法》,建立工會信訪領導接訪制度、領導包案制度、信訪匯報制度等,進一步規范和優化了信訪事項處理程序,強化了各級工會干部信訪工作責任。建立基層蹲點調研制度,選派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機關干部赴基層蹲點調研,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駐平度市蓼蘭鎮蹲點組發現當地干部職工缺乏學習、教育活動陣地的問題,經反復調研論證,提出并建成平度市蓼蘭鎮“工會職工大講堂”。(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萍 通訊員 張魯寧)
青島日報2023年6月19日2版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