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博客、玩抖音、編輯視頻、打卡“全民K歌”……別以為這些都是年輕人的專利,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也“潮味”十足,他們接受學習新事物的速度,著實讓年輕人自愧不如。
92歲老人學電腦開博客
今年92歲的馮楠老人,是青島市軍隊離休退休干部第八服務中心的一名退休干部。 “我是80歲開始學電腦的,兩個孫子是我的老師,因為我不會拼音打字,孩子給我下載了智能輸入法,只要在鍵盤上敲兩個字就可以出來相關聯的字,這樣我打字的問題就解決了。 ”自從有了電腦,馮楠老人經常上網瀏覽各類新聞,特別是時政類新聞,他還注冊開設了博客,在上面發表一些自己的見解。
馮楠現在經常用手機和老家的親戚朋友進行網絡視頻,“我現在是家族里年齡最長的,每逢過年過節,親戚朋友包括晚輩們都會給我視頻拜年,我也會在視頻里跟大家聊聊家常,講講國家大事?!瘪T楠說現在科技的發展真是日新月異,不用出門就可以買回家東西。兒子給他手機上下載了支付寶,不過他還是覺得現金支付比較放心。馮楠說他小的時候家里生活條件苦,什么手機、電腦他根本連想都沒想過。他給記者講了個笑話,說他十五六歲的時候第一次接聽公共電話,聽到電話里傳出的聲音把他嚇了一跳,以為是有東西要鉆出來咬自己的耳朵。
退休不當“酒菜花”老人
剛退休的時候,馮楠不甘心當“酒菜花干部”,他自嘲就是每天喝喝酒、買買菜、養養花,他要讓自己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2003年,馮楠發起組建了“老朋友藝術團”,并擔任團長兼手風琴伴奏。針對社區文藝團隊的特點,提出“定位在業余,演出求質量,服務在基層,奉獻在社區”的活動理念,熱情為社區居民義務演出。先后創作出聲樂、小品、相聲、快板等一大批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其中有70多首歌曲是馮楠創作的。2018年,已90高齡的馮楠帶領“老朋友藝術團”成員參加央視組織的“讓世界看見你的聲音”節目,榮獲電視合唱邀請賽金獎。因為是軍人出身,他把軍人的作風也帶到了合唱團,“我們的合唱團組織紀律非常嚴明,不能遵守合唱團規章制度的學員會被勸退。 ”馮楠告訴記者,目前合唱團有70多名團員,雖然他已經92歲高齡,但大家依舊推選他當團長。“馮老是我們合唱團里年齡最大的,住得也是最遠的,但每次排練他都是來得最早的。”合唱團的成員對記者說。
記者采訪馮楠的當天,得知他上午出門參加合唱團活動了。 “今天上午,我和合唱團的朋友們一起去太平角公園唱歌、拍照,因為疫情大家在家里憋了好幾個月,趁著天好出來轉轉,心情也更好了?!瘪T楠告訴記者:“唱歌既是一種審美體驗,又豐富了晚年生活,有些老歌雖然耳熟,真對著詞譜一唱,又受到一次新的震動。每當一同唱好一首歌,就覺得唱出了共同的喜怒哀樂,唱出了戰友情,唱出了鄰里愛,唱出了對祖國的深厚感情。 ”馮楠說,他的養生之道就是保持好的心態,退休后面臨的第一個深刻變化就是角色的轉換,用一種平和的心態融入生活。
84歲“老頑童”愛玩抖音
今年84歲的國修文已經在“彩視”上發布了105個視頻作品,有4萬多個粉絲,獲贊最多的視頻收獲了6000多個贊。此外,他還在“抖音”上發布了161個視頻作品。
73歲那年,國修文的孩子們給他買回一臺電腦,孩子們教他如何開機關機,如何復制粘貼。國修文開始試著在電腦上學修圖、音配畫,他把自己在“白樺林合唱團”的演出照片制作成幻燈片,發到合唱團QQ群里,得到團友們的一致好評,這也讓國修文有了興趣,“開始的時候是孩子們教我如何用電腦,后來就成了我教他們,現在,像剪輯視頻之類的電腦操作,孩子們玩得還不如我好……”國修文笑著對記者說。
有了智能手機之后,國修文下載了 “彩視”軟件,每次家人聚會或外出游玩,他都會制成短視頻發到網上,“老伴是我的第一觀眾,每次視頻編輯制作完了,我都讓她先提意見。 ”國修文在抖音上發的視頻主要以青島的自然風景為主,春天的百花盛開,秋天火紅的楓葉,在他眼里都是美不勝收畫面。愛唱歌的國修文還下載了“全民K歌”軟件,他在上面演唱了88首歌發在網上,也因此結識了全國各地很多歌友,大家互相點贊樂在其中。最近,國修文還在手機上下載了“快手”軟件,準備在上面“小試身手”,他說因為剛開始玩“快手”,粉絲還不多。
國修文告訴記者,生活在科技變革的時代,讓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淘寶網上購物、支付寶支付、網上生活繳費、退休人員刷臉認證等,都可以在手機上完成,非常方便,受益于我們國家的高速發展,他現在的日子過得甜甜蜜蜜。
記者手記
智慧助老邁過“數字鴻溝”
在這個數字化信息時代,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雖然一些老年人與時代的步伐一致,但對于大多數 “步履蹣跚”的老年人來說,數字生活帶來的不便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口結構越來越“老”、數字化形態越來越“新”,解決二者之間的矛盾,是數字化社會進程不可回避的問題。
為消除這些老年人面臨的 “數字鴻溝”,我國將啟動“智慧助老”專項行動,要求超市、銀行、醫院、火車站、地鐵站、公交車等老年人頻繁活動場所,保留必要的人工服務,滿足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正常的需求。智慧助老不僅僅是一個口號,如今,VR智能導診、刷臉掛號、掃碼取藥,這些聽起來有點“特別”的就醫場景正逐漸成為很多醫院就診的新常態。記者了解到,市老年大學開設有“電腦網絡班”,專門教老年人如何使用電腦,如何進行網上購物,如何使用智能手機。從事這門課程教學的牟潔告訴記者,來上課的老年人學習起來的認真態度讓她感動。據悉,島城多家養老院、軍休中心也都經常開展“智慧助老”活動,對老年人開展智能手機使用培訓;加強防網絡詐騙、電子通信詐騙知識宣傳,幫助老年人掌握防騙知識和技能,讓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幫助老人追趕上互聯網的步伐,學用智能手機,跨越數字門檻。這不僅是應對老齡化社會到來的客觀需要,更是愛老助老的具體行動,也將成為未來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宋振濤)
我們的聯系方式
郵寄地址:嶗山區株洲路190號青島日報報業集團青島早報《常青樹》欄目
收件人:宋振濤
郵箱:qdzbjyzpzj@126.com
電話:13370841069(微信同號)
掃碼加入早報《常青樹》俱樂部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