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31日訊 今天上午,一場由城陽區委、區政府領導班子成員,青島高新區、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領導班子成員以及青島膠州灣綜合保稅區、青島環海經濟開發區等區屬功能區有關領導同志參加的“述理論、述政策、述典型”會議舉行,相關領導圍繞“加快建設創業城市”主題公開“三述”,為當好青島創業城市建設的“急先鋒”、加快建設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進一步明確努力方向,凝聚奮進力量。
“三述”現場:掀起想透、說清、干實的“頭腦風暴”
眼下的青島,正在鼓蕩開放發展激情,聚力建設創業城市。10月24日,在市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審議通過了《關于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加快建設創業城市的十條意見》,讓新產業、新資本、新技術、新人才的大江大河充分奔涌。
創新,是根植在城陽血脈之中的城市基因,城陽區加快建設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的過程,就是以開放促進創新、以創新倒逼改革的過程,也正是以創業實現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過程。10月30日,城陽區委召開六屆九次全體會議,統一思想、把握大勢、明確方向、謀篇布局,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化改革創新擴大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實施意見》,擂響了勇當青島更高水平開放和創業城市建設的“急先鋒”的戰鼓。
干事創業要有理論支撐,有政策參考,有典型引路,擬之而后言,議之而后動。與會發言同志緊緊圍繞“加快建設創業城市”這一主題,結合各自職責分工和工作實際,堅持“小切口、深研析”,理論述得深、政策述得實、典型述得透。或就創新創業領域最有價值、最能用于指導工作實踐的新理論新觀點開展“述理論”;或就先進地區的好政策,分析借鑒意義,明確借鑒路徑“述政策”;或就先進地區在鼓勵創業的具體經驗做法,探討創新點、突破點和先進點,提出下步工作措施“述典型”。
經過3個多小時的頭腦風暴、思想碰撞、群策群力,發言同志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較強針對性、創新性、可操作性的思路舉措,為城陽區與4個功能區協同發展,一體推進創業城市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下步工作:同頻共振奏響區域協同“交響樂”
“三述”的形式是述,最終目的是以述促行,城陽區又將如何當好青島創業城市建設的“急先鋒”?
從路徑上看,城陽區要打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實現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從推動主體上看,要打造“1+4”的發展共同體,讓城陽區與青島高新區、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青島膠州灣綜合保稅區、青島環海經濟開發區4個功能區做強特色、協同發展、一體推進,打造一片活力四射、欣欣向榮的創新創業熱土。
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建設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的前提和基礎,要做好頂層設計和總體謀劃規劃,從繪就藍圖到開工建設,做到規劃設計一體統籌、資源要素一體協同、工程項目一體推進,充分利用國土空間規劃調整,立足一體化建設創業城市,堅持“一盤棋”思想,為城市發展畫好“一張藍圖”。
推動產業發展協同共進。城陽區和4個功能區將立足自身產業基礎和未來趨勢,聚焦產業分工協作、資源優勢互補,聚力區域發展所需的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最大程度做好區域內部的協同,整合資源、調配要素,通過共出產業支持政策、共劃產業空間布局、共推“雙招雙引”、共拓市場渠道、共建研發平臺、共享智力人才、共克技術難關,推動區域產業發展相互賦能。
推動對外開放攜手共贏。打造好、運用好“國際客廳”,為有意進入中國市場的外企外商外資,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務,也為國內企業提供好服務,加快拓展國際物流、現代商貿、雙向投資、商旅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迎接更多的國際友人,擁抱更多的城市建設合伙人。
推動創新平臺共建共享。打好科技引領城建設攻勢,緊緊抓住創新創業生態這個關鍵,用平臺思維促進人才、資本、技術等要素集聚。共建共享高端創新平臺和共性技術攻關平臺,幫助企業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依托各自創新平臺,打通各功能區之間、功能區和行政區之間的科技孵化鏈條,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協同效應。同時加強政策集成創新,放大功能區的政策優勢,掀起開放創新改革的新高潮。
鼓蕩激情揚征棹,一路輕舟乘東風。奔跑中的陽光城陽,正在成全更多合伙人,成就更多追夢人,愿與全球創業者相互成全,攜手前行,匯聚起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攜手城陽,共贏陽光美好未來!(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通訊員 茍小妹)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