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云變幻,觀其妙;萬象紛繁,察其理。
用敏銳的洞察、獨到的視角、犀利的思想,解迷局,覓真相。影響有影響力的人。
——觀象山
疫情沖擊帶來的不確定性,使得中國第一排城市你追我趕的局面,從來沒有像今年這般充滿懸念和令人關注!
隨著本周以來深圳、廣州等地相繼發布2020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全國GDP十強城市的座次排定:第一名上海(17356.80億元)、第二名北京(16205.60億元)、第三名深圳(12634.30億元)、第四名重慶(11209.83億元)、第五名廣州(10968.29億元)、第六名蘇州(9050.24億元)、第七名成都(8298.63億元)、第八名杭州(7388億元)、第九名南京(6612.35億元)、第十名天津(6309.28億元)。
榜單相較于2019年有幾個變化:
一是重慶超越廣州,躋身全國第4位,至此,4個直轄市有3個進入四強。
二是疫情重災區武漢經濟遭遇重創,降幅高達-19.5%,武漢市統計局沒有發布GDP絕對值,觀象君根據武漢上年同期數據和今年上半年武漢價格因素進行估算,大致為5900億元左右。這樣一來,武漢就暫時退出了前十的爭奪,排在天津之后,列全國第11位,較上年下降3個位次。
三是南京超越天津,首次進入前十,疊加武漢因素,排名連升兩位,從上年的第11位上升至第9位。
還有一個“變中的不變”就是天津“驚出一身冷汗”,原本已經鐵定跌出前十,但因為武漢的意外出局,相當于白撿了一個前十的席位。
同樣是遭受疫情的沖擊,為什么有的城市滑落,有的城市逆風而起?觀象君試圖通過對個別城市成長歷程的梳理和“半年報”的分析,尋找答案。
1
重慶,越來越有直轄市的樣子
每次見到各類中國城市榜單,就感覺有座城市顯得突兀,“違和”,這座城市就是重慶。
這也難怪,重慶太大了。論面積,重慶的面積為8.24萬平方公里,比寧夏大四分之一,比北京、天津、上海三個直轄市面積總和的2倍還多,與奧地利、阿聯酋的面積相當;論人口,重慶市常住人口約為3124萬人,高于吉林、甘肅、內蒙古、海南、寧夏等省區。
“重慶其實是偽裝成市的省。”重慶網友常常這樣調侃。但重慶又確實是如假包換的市,而且是直轄市、網紅市。
重慶在中國的經濟版圖上歷來占據著重要位置。在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重慶GDP位列全國第四位,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十年后的1988年,重慶超過天津躍升至第3位。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重慶位次出現下滑,到1994年下滑至第11位的低谷。
1997年,重慶實現直轄,隨后經濟實現快速增長。在2000-2013年的整整14年間,重慶幾乎被“釘”在了全國第7位的位置上一動不動。直到2014年,重慶才打破僵局,超越蘇州躍升至第6位。
2017年,重慶超越天津躍居第5位。在這個位置上坐了3年后,重慶在2020年上半年成功超越廣州,強勢擠進4強,實現與上海、北京兩大直轄市的“會師”。至此,除了“迷失”的天津外,4大直轄市已經有3個躋身全國四強。
曾經輝煌,也一度失落,此番“王者歸來”,重慶靠的是什么?從其半年報可管窺。今年上半年,重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其中6月份增速達到10.6%。可以說,工業的恢復性增長是重慶今年上半年GDP能夠轉正的關鍵,而工業的強勢支撐則是重慶時隔40年能夠重現輝煌的關鍵。
重慶原本是商業之都,后來走上工業化之路完全是歷史的偶然。抗戰期間,作為戰時的陪都,重慶一下子成為全國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據有關統計,光是在抗戰時期,重慶工廠向前線輸送的武器占整個抗戰時期武器供應的60%以上,械彈中的2/3是“重慶造”,重慶成為了以軍火工業為主的重工業城市,同時,全國戰時工業的發展為戰后重慶成為工業重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天,重慶是全國重要的汽車、筆記本電腦及手機制造基地,而正是汽車和電子產業成為重慶工業增長的主要動力。
“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自貿試驗區、兩江新區……隨著疊加的國家戰略勢能的不斷釋放,再加上廣闊的地域、龐大的人口規模,重慶的未來不可限量。
2
深圳,意料之外的0.1%
在東部沿海城市,尤其是大灣區城市“跌聲一片”的形勢下,輿論對深圳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并不抱太大希望,但是,深圳的表現卻令人大感意外。
7月28日上午,深圳公布了上半年經濟數據GDP為12634.30,同比上升0.1%。雖然只有微不足道的0.1%,但卻價值連城。
這來之不易的0.1%,讓深圳成為是北上廣深中唯一一個實現GDP正增長的城市(北上廣三城分別為:-3.2%、-2.6%、-2.7%),并顯著高于全國(-1.6%)和全省(-2.5%)水平。
作為外向型經濟主導的城市,受影響程度相比別處而言更高,一季度深圳GDP同比下降6.6%。體量巨大,恢復周期理應更長,但是深圳僅僅用了3個月就轉負為證,殊為不易。
深圳靠的是什么?深圳工業生產加快恢復,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降幅較一季度收窄了12.1個百分點,其中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的增加值都實現了同比增長,分別為2.4%和2.2%。
工業對深圳太重要了。要知道,2019年,深圳工業增加值達9587.94億元,逼近萬億大關。如果工業不牢,必定地動山搖
與工業相比,服務業的恢復性增長讓深圳增長的底氣更足。今年上半年,深圳第三產業增加值8068.64億元,同比增長1.7%。服務業增速快是近些年深圳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的新趨勢,即使疫情也沒有改變。
在當今全球生產模式發生變革的形勢下,設計、研發、物流、供應鏈管理等制造業的服務環節越來越多采用外包形式。疫情之下,深圳將先進制造業的優勢,轉化為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優勢,實現了“高維突圍”。這一優勢在今年下半年勢必進一步為城市經濟增長注入強大的動能。
3
南京,最沒存在感的省會“找到感覺了”
今年上半年,南京的表現頗為驚艷:GDP為6612.35億元,超越天津、武漢,排名從上年的第11位上升至第9位。這是南京自改革開放以來,首次進入全國前10位。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南京在全國的位次基本穩定15-20位。從2012年起,南京勉強進入前15位。從2014年起上升至第11位。此后,南京在這個位置上待了足足6年之久。直到今年上半年,南京終于如愿以償,進入前十。由于武漢意外跌落,南京的位次一下子上升了兩位。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南京給人的感覺像是一個“沒落的貴族”:“六朝古都”、民國首都,曾經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何等的輝煌,但在經濟上,卻不怎么拿得出手。
人們一提到江蘇經濟強市,首先想到的是蘇州,其次是無錫,再次才是南京。經濟不強,讓作為省會的南京在江蘇的處境相當尷尬,甚至被人起了個“蘇小三”的綽號。
不僅在省內“抬不起頭來”,放眼全國,南京也是最沒存在感的省會城市。在2017年之前,南京的首位度僅為13%左右,在全國長期處于倒數第二的位置,被中央巡視組點名批評“省會城市功能作用發揮不夠”。
這顯然是南京無法接受的,也是江蘇省不愿意看到的。提高首位度,打造強省會是南京的“必答題”。南京開始站在國家發展的格局與視野中考量自身的首位度。
南京發揮作為省會的資源優勢,打好創新牌,實施全球創新資源集聚計劃,加快打造直通全球創新最活躍的地區。同時,重新規劃以南京為中心的“米字型”高鐵布局,深入推進寧鎮揚同城化發展,提升南京在蘇皖兩省都市圈城市中的輻射度。2019年,南京的首位度提高到14.08%,較兩年前提高了1個百分點。
隨著城市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南京作為國家布局中的重要東部中心城市和長三角唯一的特大型城市,在國家層面的定位明顯上升,作為江蘇重要發力點的特征越來越明顯。
2014年,對南京來說是一個難忘的年份。這一年,南京的GDP首次超過了無錫。乘勝追擊,2016年,南京首次GDP過萬億,以10450億的好成績,正式躋身GDP萬億俱樂部,成為全國第11個踏入這個行列的城市。“蘇小三”的帽子終于摘掉了。
在“強省會”時代,南京正放眼全國,與杭州、成都、武漢等一比高下。這座六朝古都,正不斷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疊加交匯的重大機遇,重現往日的輝煌。
4
失意之城,需要的不是安慰
有得意者,就會有失意者。
第一個就要數廣州。今年上半年,廣州GDP為10968.29億元,同比下降2.7%。這一下降,使得廣州從上年末領先重慶23億元,變為落后其241億元,排名也自然易位。
廣州是四大一線城市之一,長期以來,居于中國GDP第三城的位置,而且無人能撼動,直到2017年。這一年,廣州被深圳超越,排名從第3位下降到第4位。隨后,與深圳的差距不斷被拉大,到2019年,已經落后深圳3300億元,相當于差了一個珠海市。
標兵漸行漸遠的同時,追兵重慶則漸行漸近。在2010年時,廣州領先重慶2412億元,可到了2019年,這個優勢縮小至23億元。勢頭強勁的重慶,乘勝追擊,今年上半年實現反超。廣州排名至此滑落至全國第5位,這個一線城市的地位正在受到挑戰。
第二個失意者是天津。這個拱衛京畿的四大直轄市之一、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曾經盡享“上青天”的榮光,近現代史上的網紅,在中國城市排行榜上長期位列四強。但這些年,天津的排名一跌再跌,到2019年時,勉強位列十強,但領先南京的優勢僅僅為70多億元。
今年上半年,天津GDP為6309.28億元,同比下降3.9%。而南京為6612.35億元,反超天津303億元之多。這一次,天津原本已經無望十強,但因為武漢成為疫情重災區,經濟出現大幅滑坡,退出了十強的爭奪,讓天津暫時保住了第10的位置。等到武漢卷土重來,天津就不會這么走運了。 透過中國第一排城市的起起落落,多少可以發現超級城市的興衰規律,其中有一條就是順勢而為,敢闖敢拼。正是有了這樣的品質,這些城市中的佼佼者才能為中國這艘經濟巨輪破浪前行注入不竭動力。
上半年已然過去,需要總結經驗教訓,重新出發。在今年下半年,它們又會有怎樣的表現,觀象君將持續關注。
作者 | 沈默 編輯 | 木梓
往期精彩內容正在開發,歡迎關注!如果您有意見建議,歡迎發送郵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