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7月10日訊 “最近,有工作人員在白泥地附近的濕地上作業,請問具體是在做什么?”近日,有市民致電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咨詢李滄區白泥地附近的施工作業情況。
記者從李滄區城市建設管理局了解到,近年來,李滄區全面強化轄區濱海濕地生態保護,嚴抓互花米草治理。市民咨詢的正是近期的互花米草治理行動。
據了解,互花米草是外來入侵物種,近十年來在我國沿海迅猛繁殖擴散,具有耐鹽度,抗逆性、繁殖力強等特點,能導致原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數量減少甚至滅絕。李滄區的互花米草主要分布在白泥地周邊區域,分布面積約為120平方米。
近期,李滄區城市建設管理局根據互花米草的分布情況,因地制宜制定了人工刈割+機耕船的除治方案。工作人員先用刈割的方式,清除互花米草的地上部分,切斷光合作用,然后再圍淹使其根系窒息死亡,最后操作機耕船反復翻耕,破壞莖桿和根系,抑制互花米草生長和繁殖。下一步,李滄區城市建設管理局將繼續加大巡查力度,定期無人機航拍和人工巡查已治理區域,發現復萌勢頭立即組織清理。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