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19日訊 “遇事找熟人”是某些人十分信奉的社會行為方式,請請客、花點錢圖個省事、省心,對于一些根本不符合要求的事,他們仍照葫蘆畫瓢“托關系、走后門”,有時錢花了事沒辦成有苦說不出,要真是碰到了誠心去騙你的“熟人”,那就是傷害和災難了。近日,城陽公安分局上馬派出所深挖細查,成功偵破一起涉案50余萬的詐騙案件,號稱“有關系,能辦事”的犯罪嫌疑人田某和其好友“假警察”李某先后落網。

2023年6月5日,梁女士一臉羞愧來到上馬派出所找梁警官,民警本以為當事人是來處理之前行政處罰的事,結果聽梁女士和盤托出,才知道就是為了這份行政拘留處罰,被朋友騙光了積蓄。原來2022年11月底,梁某因違法被行政處罰,因疫情防控規定,未對其收押,推遲執行。本以為沒了事,當5月份接到辦案民警通知,將對其執行行政拘留處罰時,梁某慌了神,卻想到了一直向其吹噓“有關系、有門路”的朋友田某。田某聽說梁某欲出錢擺平此事,心中竊喜,便大包大攬地說包在他身上,田某先后以要請客、處理關系為由從梁某處共拿去54萬人民幣。期間,辦案民警多次聯系梁某到所辦理行政拘留手續,梁某也懷疑過,田某又領著她去見了自稱派出所“領導”的李某,讓其安心等待。直到田某再次提出要錢,而梁某一分都拿不出來時,朋友失聯了。
聽過梁某的描述,民警初步確定這是一起典型的詐騙案。據了解,所謂的朋友田某也是梁某通過朋友認識的,僅知道關于田某只言片語的信息,專案民警經大量的走訪調查,梳理、整合,初步確定兩名嫌疑人,兩人均為外地人、無固定職業、無固定住所,這給抓捕工作帶來一定阻力。民警通過對南萬、上馬、棘洪灘、流亭及平度等相關區域二十多個日日夜夜的走訪和實地調查,終于鎖定研判出嫌疑人李某的活動軌跡,6月29日將其成功抓獲。專案組乘勝追擊,順藤摸瓜將已逃亡外地的田某抓獲歸案。

經審訊,田某對自己的詐騙行為供認不諱,并交代自己因多次參與網絡賭博,負債累累,對梁某實施詐騙用來填補窟窿及繼續揮霍,李某也交代了協同田某冒充警察詐騙全部經過。目前兩人已被依法刑拘。
警方提醒:利用“認識人,找關系”為由實施詐騙屬于詐騙案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犯罪分子會通過各種途徑尋找目標,并找各種機會顯露自己“有關系、有背景”的身份。當有人上鉤后,便會編造各種理由提出收取“好處費”“打點費”。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難免會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事,不要輕信所謂的“熟人”“能人”,被“找關系”“走后門”所誘惑,要保持理智,做到懂法、守法,時刻保持警惕,以免上當受騙。(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梁超 通訊員 林寧寧)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