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城區蝶變、山頭公園煥新、道路管網通暢……青島城市更新不斷提速,城市功能完善的同時項目建設提質增效,并逐漸在做精做細上下功夫。近日,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會議召開,動員全市上下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下足“繡花功夫”,解決城市管理中的“頑瘴痼疾”。城市管理“千絲萬縷”,只有用好“針”本事,才能將城市畫卷越“繡”越美。
瞄準“落針點”,激活邊角地帶。今年以來,浮山森林公園、太平山中央公園正式開放,小巧精致的口袋公園批量“上新”,推動著城市存量空間的活化與利用。穿插在滄口路和膠寧高架橋之間的浮島公園,將人行系統與“空中花園”融為一體;滁州路和勁松七路的單一綠化帶搖身一變,成了充滿童趣的自然課堂。這些精心雕琢的口袋公園已經成為市民茶余飯后的好去處,也展示出精準落針的重要性,從市民需求出發,因地制宜,喚醒“沉睡”的閑置空地。
織密“針腳線”,完善制度建設。如何讓走線更順、針腳更密,需要探索更科學有效的城市治理思路。城市管理者需不斷創新,建立健全多部門常態化聯合機制,做好“穿針引線”工作,在急難愁盼的問題中捋順線頭。發揮政府、市場、社會等多元主體在社會治理中的協同作用,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市民勤勞之手同向發力,構建共謀、共建、共管、共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探索“新針法”,推動技術賦能。數字技術為城市管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化手段,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和治理效率。在技術賦能下,我們要適應數字時代的需求,更精準地了解城市運行狀況,制定更科學合理的政策和措施。
各地城市都在積極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行動。例如,今年,北京市制定了《深入推進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治理三年行動方案》。上海市專門出臺《上海市城市管理精細化“十四五”規劃》,將精細化管理從概念落實到具體指標。目前,青島也制定了相關實施意見,建立健全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只要不斷打磨城市治理“繡花針”,結合城市特色精雕細刻,一定會一針一線“繡”出幸福生活。(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