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1日訊 為提高轄區職工群眾生活垃圾分類與環境保護意識,助力鄉村振興。近日,膠西街道工會組織工會干部、新村工作人員、中小學生等志愿者,以“有害”換“有愛”、以物換物垃圾分類為主題,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環境保護宣傳行動。

在北祝村,工會志愿者用電子秤把職工群眾帶來的有害垃圾進行稱重,根據垃圾的重量,職工群眾可兌換肥皂、花露水、蚊香、洗衣粉等生活用品。此外,工會志愿者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有獎競答、實踐互動等方式,向職工群眾講解垃圾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普及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及如何正確分類生活垃圾、保護生態環境。
在趙家店村,工會志愿者為職工群眾分發垃圾分類宣傳、環境保護材料,詳細講解紐扣電池、廢舊燈管、過期藥品、相片底片、化妝品和殺蟲劑等都屬于有害垃圾,活動期間,職工群眾可收集家中廢殺蟲劑、過期藥品、過期化妝品等有害垃圾到村中心大街宣傳點參與“有害垃圾”以物換物活動。職工群眾們紛紛帶著家里積攢的有害垃圾拿到宣傳投放點集中投放。
不少職工群眾對有害垃圾的種類還是不太清楚,膠西街道工會志愿講師一一解答大家提出的問題,并在有害垃圾投放點處指導大家破袋分類投放,同時膠西街道總工會利用中小學生暑期生活,響應垃圾分類、環境保護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發動中小學生志愿者來到活動現場,為大家發放宣傳彩頁,學習垃圾分類和環境保護知識。
“社區舉辦的垃圾分類活動很好,這樣不但學習到了垃圾分類知識,也可以變廢為寶,把垃圾兌換成生活用品,以后我們就懂得要怎么去分類了,我們也會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的行動中來。”職工群眾們紛紛表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錢卓 通訊員 宋少敏)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