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3日訊 11月是秋冬交替的時節,也是秋冬季腸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易發的時節。隨著立冬的臨近,新一輪冷空氣讓北方局部地區將會出現大幅降溫。海慈醫療集團治未病科戴淑青主任醫師提醒您秋冬交替,注意防寒保暖,做好養生保健,防范疾病的發生。
清淡飲食,潤燥補肺
秋冬交替時節,飲食應盡量保持清淡。尤其不要在食物中放太多的鹽。干燥的氣候最易傷肺,要多吃潤肺蔬果食物,建議要以平補為宜,要注意健脾養胃,調補肝腎,可多吃健脾養陰潤燥的食物,如玉米、蘿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淮山藥、白菜、牛肉、雞肉等。
若無風寒天氣或體內沒有涼寒,應盡量少用或不用解表發汗的食物,如大蔥、生姜、辣椒、芥末等。從霜降時節起,是膏方進補、調理身體的最佳時機。海慈醫療集團治未病科特為市民推出調節體質的膏方,根據不同的體質,同時配合非藥物療法干預,以達到調理體質,平衡陰陽的效果。
穿衣要保暖,早晨莫貪睡
秋冬交替時節,最低氣溫可達到0℃左右,晝夜溫差變化增大,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別要注意腳部和胃部保暖,同時要加強體育鍛煉,做好御寒準備,預防感冒。
秋季人體皮膚易干燥脫屑,貼身衣服應定期換洗。手足保養上,要保持雙腳干爽。老年人不要穿硬底鞋,鞋要寬松些,襪子要透氣護膚,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洗腳的習慣,熱水泡腳除了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還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并減少下肢酸痛的發生,緩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勞,但水溫不宜過高。
注意動與靜的合理安排
霜降時節后秋高氣爽,運動量可適當加大,可選擇登高、踢球等運動。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也可選擇廣播體操、健美操、太極拳、太極劍、球類等運動。因氣溫較低,最好等太陽出來或比較暖和時出門鍛煉。每次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注意動與靜的合理安排,不宜過度勞累,更不可經常大汗淋漓,使陽氣外泄,傷耗陰津,削弱機體的抵抗力。
重在保暖,顧護陽氣
近期冷空氣來襲,氣溫突然下降,晝夜的溫差會拉大10℃以上,而我們的皮膚和呼吸系統并不能很好地適應這樣的變化。這時,慢性病患者和那些體質差、抵抗力弱的人群很容易病情加重或是感冒發燒。
另外,冷空氣的刺激會使人體血管發生收縮,血壓突然上升,從而誘發各種心臟血管疾病,故保暖極為關鍵。有冷天哮喘發作史的患者,要提前服藥預防;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也要按時按量服用降壓藥物,定時檢查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發生意外。對陽虛體質的人,海慈醫療集團治未病科特推出督灸、臍灸等特色療法,以保體內陽氣。(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 通訊員 李均雁)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