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3日訊 在平度市明村鎮貧困戶幫扶隊伍中,有一對特殊的“閨蜜花”:穆亞麗和朱占美。她們雖瘦小、柔弱卻堅韌、堅強,在攻堅克難的關鍵時刻,響應黨委號召,以蒲草的姿態,編織著屬于她們自己的脫貧故事。
穆亞麗和朱占美都是明村鎮辛安南村人,出嫁后同屬于辛安社區。2017年兩人相繼勞務派遣到明村鎮公路養護站工作。今年5月開始,姐妹倆一前一后成為了幫扶干部,共同幫扶莊子村9戶貧困戶。在短短的5個多月,她倆下鄉入戶30余次,扶貧幫扶工作日志密密麻麻記了30多頁,用紅色藍色標注了不同的重點內容,字跡工整,清晰明了。
三次走訪宣講終于報銷住院費
“剛開始的時候戶里都很抵觸,嫌我們煩,去的多了,他們感覺到我們的真誠了,才慢慢對我們敞開心扉”。穆亞麗說。
貧困戶盧洪學兒子盧文濤患上了紫癜性腎炎,今年在濰坊住院一個多月,出院回家后穆亞麗第一時間到他家里探望,囑咐他一定要留好病例等材料,可以進行報銷,減輕家庭負擔。盧洪學卻厭煩的說道:出院的時候什么資料都沒給我,我不知道。好心勸說卻碰了個釘子,穆亞麗自我安慰,孩子可能是生病住院身體不舒服,考慮到有些報銷手續其他人不好代辦,他自己去辦理報銷手續會比較方便,就去找到盧文濤的爺爺和叔叔,詳細的和他們說明了特惠保險政策和需要的材料手續,讓家里人多去陪他聊聊天、勸勸他,寬寬心。到第三次去的時候,隨著盧文濤病情的好轉,態度也變好了不少,主動說:“小穆姐我加你微信,你把材料詳細和我說說吧。”看到自己得到了盧文濤的信任,可把小穆高興壞了,當即又把特惠保險政策又給他講了一遍,盧文濤的住院費用也進行了及時報銷,減輕了家庭負擔。
一句貼心人贏得貧困戶的信賴尊重
穆亞麗走訪到李專惠家的時候,正碰上李專惠肚子脹氣,說要去醫院檢查檢查。穆亞麗問他,你是不是最近喝冰鎮啤酒了。李專惠說,我不喝酒,就是喜歡喝飲料,都是喝涼的。穆亞麗根據自己之前學習過的中醫知識,判斷他可能是吃太多涼東西。于是叫來李專惠妻子說:嫂子我教教你,大哥肚子再脹的時候你幫他揉一揉,少吃點涼的東西。過了幾天,李專惠打電話來說,“小穆,你教的辦法真好用,我肚子脹氣好多啦。”
用心的付出總會換來回報,穆亞麗說:“上次走訪時,李專惠在村北頭,看到我入村了,早早的就回家,在家門口等著我,讓我既欣慰,又感動。”
扶貧一線起步即沖刺的“鏗鏘玫瑰”
凡事想在先、做在前,是明村扶貧女干部的鮮明寫照。她們細膩而溫柔,對待貧困老人像自己的家人一樣溫暖而貼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面對有些貧困戶中的老人,她們耐心細致,貧困戶王洪峰的妻子打電話給朱占美說:小朱,我去辦理孩子的合作醫療卡,怎么不給我呢?朱占美一聽,問她說:我之前給你講的那些材料你帶著了嗎?老人說忘記了。朱占美叮囑她讓她把材料準備齊再來辦理,可是怕老人再次忘記,朱占美便親自趕到王洪峰家里,按照材料清單,幫她整理好所有材料,裝到檔案袋里,領著她去銀行,終于順利辦好了醫保卡。
10月22日,在明村鎮脫貧攻堅遍訪核查中,穆亞麗成為4個核查組中的一員。核查過程中,他們6人分工合作,過程中有些需要及時溝通協調的,朱占美則在辦公室給他們準備著,復印些資料。“雖然我不在遍訪核查隊伍里,但是看他們這么辛苦,我也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朱亞麗說。
這天的中午飯,穆亞麗也是匆忙到食堂扒了兩口,一向注重養生的她顧不得細嚼慢咽了,朱亞麗給她裝上熱水。核查走訪到晚上9點半,朱亞麗和她一直堅守在一起,一起回家。姐妹倆到家已經十點多了。
就是這樣的一對扶貧路上的“好閨蜜”,她們在扶貧路上結伴同行,在攻堅路上攜手并進,雖然做著辛苦的工作,但是卻懷著初心和愛心,為實現脫貧攻堅,為了一個都不能少的扶貧目標,櫛風沐雨,砥礪前行。(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英歌文/圖 通訊員 孫京信 張瑩)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