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設立首個區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站
“工賦·青聽”暨產業鏈場景對接活動(第二場)在城陽區舉辦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7日訊 今天,“工賦·青聽”暨產業鏈場景對接活動(第二場)在城陽區舉辦。活動現場,進行了2023年青島市第二批“工業賦能”“未來城市”場景清單發布、青島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中心(城陽)工作站揭牌儀式等環節,數字化轉型重點項目建設單位、企業與工業互聯網平臺、供應商、基礎電信運營展開深入交流和供需對接。
本次活動由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指導,城陽區工業和信息化局、青島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中心主辦,青島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青島日報報業集團、青島天安科創城產業有限公司承辦。

創新“場景打法” 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為進一步提升全市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動力,助力企業開發場景,促進供需合作,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了2023青島市第二批“工業賦能”和“未來城市”場景清單。
第二批“工業賦能”場景清單121個,分屬平臺化設計、數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智能化產品、服務化延伸、標識解析、信息安全、數據管理等9個方面的需求。“未來城市”場景清單79個,涵蓋5G示范類、產業發展類、公共服務類、城市運行類、企業服務類、市民服務類、信息基礎類、行業管理類等8個類別。

近年來,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搶抓機遇切入場景新賽道,形成政府開放資源、企業提供技術、用戶參與反饋、平臺運營服務獨具特色的“場景打法”。截至目前已分行業分領域發布12批“工業賦能”場景和11批“未來城市”場景共4450個,促成1117個合作意向,全面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試點“工作站”模式 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
為貫徹落實國家加快數字化發展戰略部署,全面打造“工賦青島·智造強市”城市品牌,加快提升我市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青島在全市試點建設數字化轉型領域工作站。活動現場,全市首個青島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中心(城陽)工作站正式揭牌。

青島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中心(城陽)工作站采用“區市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謀、合作共促”的模式,將發揮咨詢服務、供需對接、數字化“義診”、人才培養、溝通紐帶的作用,“點對點”為域內企業提供專業工業互聯網建設咨詢、數字化診斷評估、數字化政策宣貫和培訓引導等服務,形成市、區市、工作站三位一體的“扎根”服務模式。
此外,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中心將在全市范圍內征集遴選一批優質數字化服務商組成“資源池”,對進入“資源池”的服務商進行定期公告、日常管理和評價考核,并通過工作站指導服務商分片區開展數字化轉型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區市結合實際,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確定一批本區域的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為本區域企業提供數字化精準服務。
供需雙方“面對面” 共商數字化轉型方案
作為“工賦·青聽”系列活動的專場之一,活動邀請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特集團、青島恩普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等61家企業來到現場,與數字化轉型重點項目建設單位與工業互聯網平臺、行業專家面對面交流,針對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堵點、難點、痛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溝通研判,深入探討數字化發展未來。

來自瀚生生物科技副總工程師吳本林介紹了公司自動化生產線的實施情況,包括危險工藝的自動聯鎖保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智慧防控平臺、人員定位系統、作業許可管理系統等。“目前公司在智能化、信息化建設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主要體現在生產控制系統與辦公自動化和安全信息化平臺等的工業網絡互連互通比較薄弱,在相關信息綜合集成、工業信息安全可控方面有一定需求。”吳本林說。

青特集團經營管理部副部長唐銘澤介紹了公司的信息化發展歷程和總體構架。青特集團整體規劃建設數據中臺、技術中臺、業務中臺及工業APP,實現資源管理信息化、生產過程自動化、生產管理數字化、資源決策智能化目標,為企業的產業創新、轉型戰略賦能。“希望能夠形成青特工業互聯網模式,復制‘青特模式’對外賦能,聚合同行業、跨行業資源,打造‘青特業態發展生態圈’。”唐銘澤說。


據悉,“工賦·青聽”活動是青島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中心2023年全新推出的服務品牌。活動結合企業的實際訴求,定期組織工業互聯網平臺、金融機構、基礎電信運營商、專家智庫機構和數字化轉型重點企業等進行交流,幫助企業尋技術、找市場、牽資源,提升惠企政策知曉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國鈺 實習記者 王姿酈)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