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4日訊 為進一步規范社區矯正工作和社區矯正檢察,城陽區司法局與城陽區人民檢察院聯合簽發《關于建立刑事裁判文書和假釋調查評估初步實質性審查機制的實施意見》,并附10000字工具書性質的《刑事裁判文書和假釋調查評估實質性審查手冊》。
據悉,城陽區這一《實施意見》的聯合簽發,以及《審查手冊》的制定使用,是在全國率先推出。
《實施意見》是城陽區司法局和城陽區人民檢察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運用大數據,構建數字模型,聯合對社區矯正工作和社區矯正檢察數字化重塑,在刑罰執行過程中發現若干刑事裁判易錯點和假釋調查評估難點,聯合會簽該意見。
該“實施意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并結合實際工作,明確規定了審查范圍、審查時間、審查方式、審查意見的處理以及溝通協作機制等內容。《刑事裁判文書和假釋調查評估初步實質性審查手冊》則對包括假釋調查評估、緩刑、累犯、刑期計算等15種審查類型、31種具體表現情形和有關法律依據,予以詳細列舉,實踐性和操作性較強。
《實施意見》的出臺,在常規的監督社區矯正日常執法之外,延伸工作觸角,通過檢司配合協作,主動尋找發現刑事裁判文書易錯點和克服假釋調查評估的難點,早發現早反饋早處置,提高刑事執行的準確性和規范性,助力司法工作高質量發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戴謙 通訊員 陳正)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