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格傾聽與坦誠傾訴:為了“相互成全”
全市企業家座談會上,與會企業家暢所欲言,表達與城市共成長的愿景

■11月3日,在全市企業家座談會上,與會企業家暢所欲言,為青島發展獻計獻策。
城市與企業是緊密的“命運共同體”,一座城市的蓬勃發展離不開企業和企業家。
11月3日,全市企業家座談會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舉行,青島市領導與企業家代表面對面坐在一起,推心置腹,互訴衷腸。
這也是首個“青島企業家日”和“青島企業家宣傳周”期間的最重磅環節,將崇尚企業家精神、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推向高潮。
講真話、實話、心里話
這是一場問需于企、問計于企的務實會。企業家們說說話、吐吐槽,把真話、實話、心里話說出來。
“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最大的價值是‘工業大數據’,只有‘變現’的工業大數據才有價值。阿里建立淘寶網,每天把全世界女人和孩子的錢收集到杭州,充電網作為工業互聯網最大的應用場景,可以每天把充電、數據的變現資金集中到青島,將帶來較大的價值變現。第一個價值變現:形成全國汽車及電池工業最大大數據。第二個價值變現:能源及調度大數據。第三個價值變現:用戶及行為大數據。”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德翔建議,青島應該設立專項,規劃建設工業互聯網最大應用場景——智能充電網,在全市層面進行頂層設計、頂層規劃、頂層推動,打造中國第一個“智能制造+充電運營+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新型千億規模、萬億市值的充電生態企業。
“青島裝備制造的‘機加工能力+模塊化能力+系統集成和總裝能力’明顯不足,很多高精度的部品不得不依靠外加工。而如果每一個企業都提高自己的機加工能力和模塊化設計能力,又必將造成重復建設和未來不必要的風險。”雙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柴永森結合自身在智慧輪胎、智能裝備、環保新材料等領域的實踐提了幾點意見,“裝備產業鏈的發展很可能形成像電子產業目前的業態。如電腦,品牌、設計、銷售有惠普、聯想等企業,軟件和芯片有微軟、英特爾等企業,加工制造有富士康、偉創力等企業。特別是偉創力、富士康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電子產業的發展。但在全國范圍內目前還沒有一個裝備制造共享平臺。如果青島率先建立這一平臺,必將助力青島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高端裝備等產業的發展,以及軍民融合發展攻勢、海洋攻勢、‘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的實施。”
作為青島培育出來的本土創投機構,青島青松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創始合伙人隋曉認為,“要探索推行‘基金招商’模式,打破全國性投資機構內部壁壘,提升招商成效。鑒于大型投資機構內部往往是按照行業和地域劃分為不同的工作組或分支機構,不同組織之間并無充足的動力來互通招商引資項目,因而應創新激勵機制,以總部管理團隊為激勵對象,探索將政府引導基金收益返還掛鉤總部管理團隊,推動大型機構打破內部壁壘,進一步強化為青島招商引資的積極主動性。創新獎勵機制,以累計實繳金額對創投機構進行獎勵。”
“今天座談會的特殊之處就是,誰提建議,誰拿方案。這個舉措非常好,建議者有想法,對具體實施也能夠拿出精準方案。”偉東集團董事長,青島市社會組織總會會長、青島市行業協會商會聯盟主席王端瑞認為,座談會體現了對企業家的高度重視和頂格傾聽。這次他帶來了五個方面的想法和建議,包括發展海島經濟、成立政府金融性擔保平臺公司、建立創業容錯機制、盤活存量資產、激活商協會。
投資信心篤定
這是一場強化投資信心的直接對話。企業家們帶著投資合作的訴求,深入交流、共話未來。
會上,市民營經濟局演示了青島政策通平臺二期預上線功能,市商務局推介了青島市招商資源信息化社交平臺。這兩大平臺是青島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融媒體等技術服務企業家的重要舉措,受到企業家高度認可。
“雖然在北京、杭州、深圳都工作過,但參加市級企業家座談會還是第一次。”深圳同創偉業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負責人張媛媛深有感觸,“會上推介的‘青島市招商資源信息化社交平臺’,搭建了對接政府部門、投資機構和企業的橋梁,可以讓優質企業更快找到我們、認識我們、建立聯系,形成長期項目輸送的體系。”
座談會對聚量集團青島負責人、青島聚量融資租賃公司董事長張俊濤還有一層特殊的意義——就在今年4月初,在同一個會議地點,聚量集團簽署了在青合作項目。“7個月來,青島聚量融資租賃公司迅速實現了產業數字化金融的落地,目前與海爾卡奧斯、雙星等企業有了具體合作項目,我們也希望后續更好地為青島經濟做出自己的貢獻。今天發布的平臺,無論是為投資還是開展工作,都提供了全方位細心周到的服務,我們企業家可以更放心、安心、舒心地在青島發展事業。”
“座談會上,企業家的想法直達市領導,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達晨財智山東公司總經理秦政表示,“作為投資公司,青島的營商環境讓我們更有信心挖掘更好的企業,對接投融資需求。”
從北京回到青島投資興業一晃就是大半年,春光里產業資本集團創始人楊守彬也有很多心里話想說。“座談會氣氛熱烈,企業家踴躍建言,市領導不時與大家互動討論,這其實是整個青島創業創新創意創造熱烈氛圍的濃縮。青島這方創業熱土很多政策舉措真正滴灌到了創業者和投資人的心田,我們也決意為青島的垂直崛起貢獻力量,與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運。”楊守彬說,“回來的半年多時間里,在推進青島智谷工程、吸引百家企業對接的過程中,我們越來越發現青島在思想觀念上需要提升和改變,青島應該樹立未來思想和未來眼光,打造未來政策,做未來的產業布局。”
青島醫保城集團董事長馬守軍亦有同感:“青島對企業家關心關愛,企業家的建議建言也都是真話實話,可以通過創意方案去進一步落地實現。目前,醫保城集團正在投資打造百億級大健康產業集群,引進的小喬機器人即將落地藍色硅谷,全球健康產業供應鏈大廈也正在與市北區溝通。在成就青島健康產業發展的同時,企業也成就了自身的發展。”
城市與企業共成長
這更是一次關切城市發展的思想碰撞。企業家們直抒胸臆,表達與城市共同創業、共同成長的愿景。
“再苦再難,企業家都要矢志不渝地做‘創業者’‘開拓者’,而不是‘守業者’‘守攤者’。”青島啤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克興表示,“2020年前三季度,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戰略開局良好,更加堅定了我們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的信心。青啤集團‘十四五’規劃總體目標為:向產業鏈橫向拓展、縱向延伸,打造世界一流的多業態深度關聯、相互補充、利他共生的消費生態,3-5年實現價值倍增,并且再造兩家上市公司。‘快樂’‘健康’‘時尚’三大板塊的發展目標為:都要成為所處行業、所在品類數一數二的領導者。”
“青島在創業創新方面上下齊心,整個勢頭起來了。我們在工作中也感受到了國內創投風投行業對青島的高度認可,資金流、人才流、信息流、技術流逐漸向青島集聚。”山東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青島科創母基金總經理李文峰表示,下一步青島科創母基金將吸引更多優秀的創投企業和創投企業家到青島發展,把新的業態帶入青島,支持創新型企業在青島做強做大。
“青島當前擁有8.6萬臺配電變壓器,希望政府以裝配節能型非晶高效變壓器為抓手,實施配電變壓器能效提升工程,每年可節約5.4億度電,減排二氧化碳52萬噸,‘十四五’期間可累計節約27億度電,累計減排二氧化碳270萬噸。青島云路將發揮企業優勢,與青島電力公司深入對接研討,率先推動電力領域能效提升和節能減排。”青島云路先進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雨建議,發揮優勢產業“磁吸”效應,支持青島云路打造國內軟磁材料高地。
“在青島最大的感受是城市的效率和數據的開放。作為一家人工智能企業,最重要的資源是數據,數據就是石油一樣寶貴的資源。青島開放城市的數據和場景給我們應用,讓我們可以開發更多產品,以青島為中心輻射全國乃至全球。像青島這樣將數據完整開放給企業的城市非常少,我們正在辦理遷移手續,將總部落在青島。”上海高重科技首席執行官樊治國建議,青島要更多關注新經濟上下游產業鏈,比如以人工智能帶動芯片、傳感器等產業發展。
“創新企業選擇在哪里落地,主要看城市的人才基礎和發展增量。青島尊重人才、引進人才力度非常大,特別適合高成長科技型企業的發展壯大。座談會體現出對新經濟企業的重視,尤其是我們這樣以人才為主的科技型企業。”聚納達(青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于淼表示,企業連續三年保持7到10倍的增長速度,沒有城市營造的環境,也就不會有這樣的發展速度。
長達四個小時的座談會結束時,時間已接近下午2點,但廣大企業家備受鼓舞、意猶未盡,更加堅定了未來在青島發展的信心。(青報全媒體記者 周曉峰/文 楊志文/圖)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