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時尚秀,百姓唱主角
文化進萬家,共追中國夢
2023年“市南區全民時尚秀”決賽
已落下帷幕
但活動中涌現出的一個個“群文之星”
帶給我們的驚喜、振奮與感動還在繼續
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
時尚無關年齡與職業
他們,用笑容告訴我們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他們,是怎樣的一群人
又如何讓藝術改變了生活
市南區文化館現推出
【市南區全民時尚秀番外篇】
帶你走近他們
了解他們背后的故事
草地作舞臺,藍天為銀幕。
10多位隊員身穿統一的海軍服在院子里進行排練,舉手投足之間頗有軍人風范……這便是北海之聲藝術團。別看這支藝術團平均年齡已達62歲,論歌舞表演他們可以說是樣樣在行,在今年的市南區“全民時尚秀”比賽中,他們代表金湖路街道表演了女小合唱、現代京劇、手風琴演奏、男聲獨唱等眾多節目,表演形式新穎、功底深厚,令人眼前一亮。

青島北海之聲藝術團成立于2020年11月,是一支由建國初期的北海艦隊第一代軍人子弟組成的民間藝術團體,這里的86名團員都是一群來自北海艦隊后代的“子弟兵”,父輩的一言一行,讓他們對軍人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愫。作為一群已經退休的老人,雖已年過半百,但追求藝術的心卻依然年輕,身著軍裝、頭戴軍帽,踏著輕盈的步伐走上“全民時尚秀”的舞臺,神采飛揚、英姿颯爽的他們贏得現場的陣陣歡呼和喝彩。
傳承紅色基因
澄澈的愛 獻給祖國
北海之聲藝術團同樣是一個有著紅色基因傳承的團隊。他們對黨、對人民解放軍的熱愛,來自他們父輩的親身經歷的故事,父輩的言傳身教,深深扎根在他們的成長軌跡中。
今年71歲的嚴偉平是北海之聲藝術團手風琴隊的隊長,一家三代從軍,一根報國“接力棒”從她的父親到她的兒子,傳了半個多世紀……
嚴偉平從小是聽著父母的故事長大的,年幼的心中早早埋下了參軍報國的種子,17歲,在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她毅然決然選擇報名參軍,走上了和父母同樣的信仰之路,從軍18載,有苦有甜,“從新兵到老兵,從淺海到深藍……”回憶自己的軍旅生涯,嚴偉平感慨地說,艦艇就是自己第二個家,那些接力奮斗的青春歲月,大海知道,艦艇也知道。
藝術團內像嚴偉平一樣的團員還有很多,雖年過半百,但他們退伍不褪色,即使脫下軍裝,也依然保持軍人的信念和勇敢。在平均每年數十場的演出中,他們憑著艱苦努力的精神和精湛的藝術功力,歌頌堅守在蔚藍海洋的軍人,把最澄澈的愛獻給祖國獻給黨。在演出期間,他們還自主創作了原創歌曲《海魂衫之歌》、朗誦詞《北海艦隊子弟之歌》、詩朗誦《放歌中國》、情景劇《三顆子彈》等優秀紅色作品,愛國、愛島、愛海洋,是這個藝術團最真實的精神寫照。
退役不褪色
不忘初心 為海而歌
從藝術團成立開始,每周一下午,團長李翔都會和團員們準時來到約定好的地點,開始時長近3個小時的排練。這些團員和李翔都是“老相識”了,不少人都是一個“海軍大院”里長大的老同志,從僅有幾個人的藝術團隊發展到如今的近百人,大家年齡逐年增長,但想辦好藝術團的初心卻一點都沒變。
北海之聲藝術團負責人畢燎原每天都堅持寫作,記錄自己和團隊的故事,找尋靈感創作新的曲目;副團長徐妍是一個資深的京劇愛好者,隊外教授京劇課程,隊內幫團員排練演出,每天忙得腳不沾地;手風琴隊成立近2年,隊員們從不太熟悉的磕磕絆絆到每天堅持練習,腿上都是手風琴壓出來的“坑”……“退休不是終點,我們因為熱愛和使命集合到一起,隊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我們的宗旨就是要打造一個陽光積極向上的團隊,發揚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的志愿服務精神,讓我們的退休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崩钕枵f。
李豫青是本次參加“全民時尚秀”女小合唱的隊長,她和隊友一致選擇了《不忘初心》作為參賽曲目,為了展示團隊最好的一面,賽前幾周她們就開始了緊張的排練,炎熱夏天幾個小時的訓練讓大家感慨“嗓子都冒煙”,但是沒有一個隊員放棄,李豫青說:“就像我們選的歌名一樣,作為艦隊子弟兵,‘不忘初心’刻在我們的骨子里,這也是我們一直參加各種公益演出、志愿服務的動力”。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北海之聲藝術團的團員們對祖國海疆熾熱的愛,如大海澎湃的波濤,一浪高過一浪。他們從滿頭青絲到霜染白發,用純真的情懷堅持以藝術表演的方式來發揚紅色文化,有理想、有追求、有愛好,為海而歌、為海而舞。
在市南區,像北海之聲藝術團這樣的藝術團隊是眾多優秀群眾文藝團隊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市南區持續開展各類文化活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讓更多退休群眾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成為市南區文化建設的參與者、展示者、欣賞者、分享者,真正打造出市南區地方特色文化的鮮活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