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3日訊 成立全省首家優化營商環境巡回審判工作室、在全市首家啟動“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創建工作,全市首家推動查封、解封車輛公安專網落戶法院……城陽區法院13日舉行“法官在你身邊”主題座談會,通報該院聚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主線,緊扣“公正與效率”主題,持續打造“法官在你身邊”服務品牌,進一步夯實了司法為民底色。
據介紹,城陽區法院堅持能動司法,護航發展大局夯實“利民之基”——
一方面,圍繞服務保障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該法院掛牌成立全省首家優化營商環境巡回審判工作室,下沉企業一線化解商事糾紛400余起,相關經驗做法被寫入《青島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三年行動規劃》。創設企業服務日制度,開展清理拖欠企業賬款、企業信用修復等專項行動。
另一方面,圍繞司法護航城市更新提速加力,該法院在全市首家掛牌成立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巡回審判工作室,法庭庭長帶隊駐點參與重點片區拆遷工作,累計促成簽約拆除房屋、廠房203處,騰出土地1400余畝。開展城市更新專項執行行動,處置城陽火車站、地鐵九號線等土地、廠房27萬平方米。
再是,圍繞全力助推平安創建走深走實,去年以來,審結刑事案件1572件,判處罪犯1784人;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公開審理劉世星等31名被告人重大涉黑案。推進繁簡分流、刑拘直訴改革,開創一站式執法辦案中心刑事速裁案件審理新模式,平均辦案天數壓縮至30天。從嚴從快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及養老詐騙犯罪,判處犯罪分子185人,追臟挽損5億余元。
城陽法院還聚焦公正效率,提升審執質效擔當“護民之責”——
以更大力度守護群眾高品質生活。在全市首家啟動“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創建工作,推出33項重點舉措。妥善化解阜豐悅瀾灣、世貿璀璨天城項目停工糾紛,協助解凍資金1.5億元,推動2094套房產復工復產。發布全市基層法院首個《環境資源審判白皮書》,公開審理全市首例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常態化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僅用時27天圓滿執結一起涉某建設集團拖欠800余名農民工工資案。
以更實舉措破解執行難題。全力兌現勝訴權益,執行結案10228件,執行到位金額32.68億元,網絡拍賣成交7.16億元,努力將真金白銀裝入勝訴當事人口袋。順利執結“江歌案”等大案要案。設立執行事務中心,強化事務集約化,團隊精細化改革,執行平均辦案天數55.87天,同比縮短5.52天。全市首家推動查封、解封車輛公安專網落戶法院,搭建委托事項線上辦理快捷通道,事項受托平均用時由13.5天縮短至7.6天。
以更高水平訴源治理助力基層治理現代化。聚焦物業、住房、家事等群眾身邊的鬧心事,抓實黨建引領訴源治理城陽模式,吸納253家基層治理單位、283名調解員入駐線上調解平臺,訴前化解各類案件15000起,調解成功率同比提高30.15%。完善速裁快審機制,組建10個速裁團隊,辦結速裁快審案件3042件,平均辦案周期壓縮至23.84天。在一起網約車交通事故糾紛中,速裁法官通過調解快速結案,當事人從立案到拿到錢用時不到24小時。
與此同時,城陽區法院突出守正創新,深化多元解紛力行“安民之舉”。深入推進“馬錫五審判方式”城陽實踐。傳承人民司法優良傳統,在全市首家掛牌成立馬錫五審判方式教學科研實踐基地,組織39名干警到西北政法大學接受教育實訓。打造“24小時E法庭”“共享法庭”等司法服務網點65處,建成全區首條法治文化長廊,發出全省首份《當事人本人到庭令》,法官走到群眾身邊化解矛盾糾紛1000余起。率先推出行政應訴和解城陽模式。組建行政應訴和解中心,推動“一把手出庭應訴”工作納入區政府重點督辦事項,2023年審結行政案件54件,促成行政爭議和解40件,和解率達74.1%,位居全市首位。(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戴謙 通訊員 倪大為)
責任編輯:劉錕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