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印發了《關于授予山東省威海市“中國海鮮之都”稱號的決定》(中水協〔2020〕15號),將“中國海鮮之都”榮譽稱號授予威海市。這是威海市繼“中國海洋食品名城”“中國海參之都”“中國海帶之都(榮成)”“中國牡蠣之鄉(乳山)”等海洋漁業榮譽稱號之后所獲的又一項國家級榮譽稱號。
威海市地處北緯37度,山東半島最東端,山海相依,物華天寶,是世界宜居城市。海岸線長986公里,約占全國的6%,近岸海域11449平方公里,其中符合第一、二類水質標準的超過99%;根據原國家海洋局監測結果,威海市近海養殖區是全國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海洋生物資源豐富,盛產刺參、牡蠣、海帶、魷魚、鮑魚、貝類、對蝦及各種經濟魚等300多種海產品。
2019年,威海全市實現水產品產量269.8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1227.7億元,海鮮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是全國最大的藻類養殖基地和海洋食品生產基地,被授予首批“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等稱號。依托天然的資源稟賦,結合威海市委市政府近年來又出臺了《威海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海洋漁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全市海洋漁業產業發展成效顯著,為威海市打造“中國海鮮之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下一步,威海市將依托“中國海鮮之都”榮譽稱號,重點打造“威海海鮮”區域公用品牌,通過深入挖掘威海海洋文化底蘊和歷史文化內涵,將文化元素有效地融入“威海海鮮”品牌,進一步提升“威海海鮮”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競爭力。(來源:閃電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