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庭院+新經濟”“老建筑+新消費”“原場景+新體驗”……在市南區,各具特色的庭院正在迎接新生,音樂會、話劇、畫展、市集等在這一方方小天地中孕育驚喜。
首屆青島(市南)庭院藝術節自開幕以來,各種精彩文化活動陸續亮相特色庭院,市民游客通過應接不暇的庭院藝術節活動與美好生活撞了個滿懷。
01
“展”在庭院 藝術盛宴有內涵

上街里的庭院藝術展覽
約三五好友,在庭院邂逅一場藝術展覽,是“上街里·賞秋天”文化旅游藝術活動奉上的美學盛宴。市民王燕與朋友來到“畫廊周北京”延伸展覽,“數字時代人類是怎樣生存的,這個思考面向現代、面向未來,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觀展后的王燕感觸頗深,“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這么有思想的展覽。”
“畫廊周北京”延伸展覽項目落地平度路37號“鼎新南里”院內,是首屆青島(市南)庭院藝術節引進的重量級展覽之一,由室內展覽及戶外雕塑項目兩大部分組成。青島本土里院的典型建筑與20余位國內外藝術家打造的“編碼齊民”室內展覽碰撞,城市建設與藝術項目的雙重魅力在這里閃耀。
“上街里”可謂是市南老城區最響亮的一張“名片”。在四方路18號“駿業里”,4位在青島出生、完成藝術啟蒙的著名藝術家舉辦了《城南藝事》青島籍藝術家老城邀請展,將沉淀著舊時光記憶與情感的作品展出于此。正如展名,《城南藝事》本身就已經帶著地理身份上的屬性認定。游子的經歷和對故鄉的牽絆,沉淀成為他們作品畫面中升騰的鄉情氣息。《俺爹俺娘》影像展設在濰縣路19號“太興里”,攝影家焦波30年拍攝父母的事跡曾轟動全國,透過鏡頭,每個人都能看到他對父母、對養育他的土地有著深沉的愛,引起觀展者強烈的共鳴。
02
“樂”在庭院 美妙音符令人醉
10月1日下午,在市南區湛山二路1號遇園·有茶庭院內,中國海洋大學藝術系民族管弦樂團附屬室內樂小組為觀眾送上了一場典雅的民樂音樂會。清脆亮麗的琵琶、幽雅含蓄的古箏,合奏出濃淡相宜的國潮民樂,宛如在眼前鋪開一幅墨色山水畫卷,融入的現代音樂元素,讓在場的觀眾直呼驚艷。

無獨有偶,10月1日下午,在太平角18號藝術中心內上演的“國潮新韻”新民樂音樂會上,精彩樂曲輪番登場。塔巖國風樂團演奏了《象王行》《琵琶行》《琵琶語》等經典民樂作品,也演奏了《霍元甲》《大魚》《知否》等流行音樂改編作品,給市民和游客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特色庭院與音樂相融共生,打造出更具音樂氛圍和快樂觀感的沉浸空間。
10月3日晚,“第二屆青島(市南)爵士音樂節”在青島比利時領事館舊址開演。始建于1931年的老庭院與爵士樂相遇,散發出迷人的魅力。現場何浩成、聶鑫、曾德康、夏侯倩文、張雋豪帶來《何浩誠的五重奏Cool Jazz》,當輕柔、清涼與抒情的鋼琴聲緩緩響起,觀眾們跟著音樂輕輕搖擺,時間的流逝仿佛靜止。作為第二屆青島(市南)爵士音樂節的第二站,比利時領事館舊址處處都是鮮花元素,打造了一處爵士花園庭院。

03
“演”在庭院 實景話劇夠精彩
10月2日,由市南區文化和旅游局與青島市話劇院共同打造的實景話劇《熬過與世界周旋的日子》在太平角18號藝術中心開演。這是一部關于愛情和成長的話劇,劇中的情節扣人心弦,觀眾不斷被感動和震撼。

10月3日,在悅喜客來四樓的青島曲藝社劇場,一曲親切感人的《老街里》拉開了曲藝版《青島往事之中山路傳奇》序幕,現場,打破傳統表演形式,引入“沉浸式體驗”元素,觀眾們身臨其境,體驗中山路百年傳奇,感悟中山路的百年變遷,在時代演進的煥新浪潮中,實現以曲藝形式展示“歷史可閱讀”。

10月4日晚,青島首部實景音樂劇《愛情綻放》再次亮相安娜別墅,在燈光、音樂的加持下,演出現場的文藝氣氛與市南老城區積淀百年的文化氣質相得益彰,贏得觀眾陣陣喝彩~

本屆庭院藝術節是市南區打造特色文化藝術品牌的一個新嘗試。今年,市南區對“庭院演藝”工作進行了多重升級,從演藝項目內容、演藝項目數量規模及演藝團隊陣容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提升,按照“一庭一文化、一院一特色”標準,為“庭院”量體裁衣,打造獨具特色文化庭院IP。
城市更新與城市建設三年攻堅以來,市南區文旅事業不斷發展提升,“沉浸式、互動式、體驗式”新場景層出不窮,藝術與庭院融合碰撞,活起來的老建筑、老城區必將成為青島旅游新的流量擔當。接下來,市南區將依托眾多特色鮮明的老建筑老街區,讓時尚藝術文化融入城市、植入產業、走進生活,打造市南區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