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家長在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平臺反映,孩子班級為“備戰”學校運動會,準備了五花八門的“道具”。在家長提供的入場式裝備明細中,要采購的有號碼牌、橫幅、KT板、旗幟、航天風格服裝、班帽、長棒氣球、助威加油棒、擴音喇叭、功能飲料、巧克力和運動會當天的專業攝影跟拍服務,要自備的有無人機、平衡車、滑板車和全班統一顏色的服裝。一長串采購清單讓家長質疑,費錢花時間不說,這種陣仗已本末倒置,變成形式主義。
金秋時節,各地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進入了舉辦運動會的高峰期。各類群眾運動會點燃了全民體育健身的激情,展現了團結奮進的精神風貌,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業余生活,在體育強國建設中發揮著巨大作用。
如果把運動會入場式變成了體現財大氣粗的舞臺,成了展示精美道具、浮夸服飾的“秀場”,過度講究形式,甚至攀比浪費,那就背離了舉辦運動會的初衷。
事實上,近年來,各地有不少學校班級、企業的運動會入場式刮起了奢華風,有的小學班級開個運動會花費過萬,有的企業運動會入場式豪車擺陣,這種現象引起群眾網友吐槽,也受到輿論批評。只用一次的道具,只穿一次的服飾,只為吸引眼球租借來的羊駝、卡丁車、變形金剛模型……這些運動會入場式的“包裝”,不但喧賓奪主,還鋪張浪費,如果不加正確引導任其大張旗鼓地搞,會助長不良的社會風氣。
群眾運動會的創新創意不該落腳在入場式的奢華上,而是要體現節儉、健康、綠色的理念,回歸全民體育健身的初心。“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體育精神才是群眾運動會的“主打旋律”。
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運動會,要大力倡導節儉辦會理念,減少資源浪費。校園運動會更應教育學生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鼓勵孩子們變廢為寶的創意和動手能力,抵制虛榮攀比的風氣,讓節儉辦會成為一堂生動的實踐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