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6日訊 第三屆“青島國際當代藝術展”今天下午在紡織谷1902當代藝術館開展,這是過去四年里青島第三次舉辦國際當代藝術主題展覽。打造城市文化藝術名牌,為青島、全國以及世界的代表性當代藝術創作常設更高更大的舞臺,正在成為青島國際當代藝術展的發展新方向。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圣珍,市政協副主席李眾民出席展覽開幕式。

線上、線下、畫集多載體展示
第三屆青島國際當代藝術展由青島市委宣傳部指導,青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山東省美術家協會當代藝術委員會、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青島市美術家協會主辦,青島市美協當代藝委會、紡織谷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展覽組委會從國內外1800余件投稿作品中精選出174位作者的211件作品入展。作品涵蓋當代油畫和水墨、綜合材料繪畫、裝置藝術等。

同時編輯出版的《青島國際當代藝術作品集》,則囊括了前兩屆的部分優秀創作及第三屆的全部參展作品,除國內特邀著名藝術家、青島本土和省內藝術家的作品外,還包括來自法國、德國、俄羅斯、美國、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泰國、緬甸、尼泊爾、馬爾代夫等13個國家的27位當代藝術家作品,以及北京、浙江、上海、遼寧、河南、內蒙古、廣東等地當代藝術家佳作。

與以往的展覽不同的是,考慮到疫情的影響,線上提前開啟了展覽“提要”。
通過合作微信公眾號,以不同形式推出展訊、藝術家和作品介紹;同時加強與京東方BOE、雅昌藝術等專業新媒體合作,開通了第三屆“青島國際當代藝術展”窗口;對標國際藝術展模式,首度設計了“青島國際當代藝術展”專屬logo,打造青島的藝術文化品牌視覺IP。
杜大愷、姜寶林“雙咖”站臺提愿景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杜大愷和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姜寶林兩位青島籍藝術大咖,不僅分別為《青島國際當代藝術作品集》撰寫前言,題寫書名,還親臨開幕式現場,對青島國際當代藝術展的未來發展提出愿景。

杜大愷重申了他在作品集前言中愿景與期待:“希望青島國際當代藝術展年復一年地舉辦下去,成為一個品牌。借助這個品牌,我們可以在各國人民之間播撒友誼,同時為青島這座城市的發展持續提供機遇。” 他振奮地提及十九屆五中全會上對文化的新定義:“沒有文化的發展就沒有中國的現代化。文化在發展中所起的作用,這是一個新的高度肯定,這也是當代藝術創作面臨的發展機遇。應該有更多具有代表性的中外藝術家參加到展覽中來,展覽應該有更開闊的視野,更大的容量。”
姜寶林首先肯定了第三屆“青島國際當代藝術展”所具有的學術高度,同時,他提出藝術要與時俱進:“習主席一直強調要堅守文化自信,要有創造性的發展,要有創造性的轉軌,這給我們的藝術指明了方向,藝術要由古老形態向現代轉軌,這是藝術當前一個主要奮斗目標。”具體就中國畫來講,姜寶林認為,既要筆墨又要現代。“要筆墨就是要傳統,要民族性,要有筆墨精神,有筆墨的技巧;要現代,就是要構筑嶄新的語言形式,和世界語言接軌,使古老的中國畫跨出國門,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藝術潮流,這也應該是我們舉辦當代藝術展的初衷。”
以新姿態打造國際當代藝術創作研討匯集地
在展覽現場,許多充滿活力的年輕面孔游走在展廳內,他們大都是來自青島高校的藝術專業學生。一幅水墨作品前聚集了更多的年輕人,它的創作者是正在青島科技大學學習中國畫的研二學生胡十一,也是此次參展者中最年輕的群體代表。這幅名為《家走》的作品描摹了城市中高樓林立的街景,還有一只墨跡濃厚的小鳥,透露出創作者創作時的不安、壓抑的情緒。這位年輕的未來藝術家也在不斷思考中國畫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所面臨的挑戰。他告訴記者,在當代的語境中,傳統中國畫中花鳥、人物、山水三大科的界限已變得模糊,堅持傳統是一件十分具有挑戰性的事情,而他堅信,當代中國畫的革新一定是建立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的革新。

青島國際當代藝術展或許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和視野,讓進行當代藝術思考和創作的年輕人獲得成長和展示,未來,青島也將在此基礎上做出更長遠的規劃。
山東省美協當代藝委會副主任、青島市美協副主席林建業表示,希望以“青島國際當代藝術展”為契機,讓青島不僅成為當代藝術作品的創作基地,更是國內外當代藝術家的匯集地、學術研討地和藝術創新之地。更希望第三屆“青島國際當代藝術展”成為網絡時代當代藝術的真實性、原生性、前瞻性、創新性的一次自覺行動,成為當代藝術家不負時代的舞臺。

山東省美協副主席、青島市文聯主席、市美術家協會主席王紹波說,舉辦第三屆“青島國際當代藝術展”是青島當代藝術以嶄新的姿態,與國內外當代藝術家、藝術機構、藝術平臺互聯互動,加強城際、國際文化藝術交流,積極融入國際當代藝術發展潮流一次大膽嘗試;也是青島當代藝術走進社會視野,助推青島國際時尚城建設,推動城市文化量級、國際形象和文化品牌聚集效應提升的一次具體實踐。他表示,連續不斷舉辦“青島國際當代藝術展”,就是希望通過當代藝術創作和研討,對標國際當代藝術發展,發揮本土文化優勢,引領社會審美時尚,打造當代藝術文化品牌,為青島成為文化多元、開放包容、創意活躍、創新引領、令人向往的國際時尚之城營造優質的藝術文化氛圍。(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魏)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