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11月5日,第30屆青島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在白沙灣基地落下帷幕,而立之年,風華正茂,走過三十年的青島市“市長杯”,是全國唯一連續舉辦時間最長的校園足球賽事,為“足球之城”的后備人才支撐提供了豐沃的土壤,鄭龍、姜寧、于大寶這些如今叱咤職業聯賽的頂尖球員,都曾在這里大放異彩。而隨著校園足球在我市的蓬勃開展,更多的優秀苗子正通過“市長杯”的舞臺走入人們的視線,“足球城”的未來令人期待。
本屆“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由青島市委教育工委、青島市教育局、青島市體育局主辦,青島市校園足球協會承辦。來自全市212支校園足球隊的3590名隊員參賽。一個多月、612場比賽的激烈爭奪,11個組別冠亞軍決出。青島足球未來的苗子就在他們中間。今起,觀海推出系列報道,逐一介紹11個組別的冠亞軍球隊。
今天報道的是高中男子甲組冠亞軍:城陽一中、實驗高中。
高中男子甲組:“一時瑜亮”上演冠軍追逐戰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6日訊 2019年12月20日,代表本屆“市長杯”最高水平的男子高中甲組最后一輪比賽同時開戰,城陽一中11:5戰勝即墨區第一中學隊,以12勝2負的成績力壓10勝3平1負的青島市實驗高中,時隔一年再奪冠軍。
城陽一中:我們來自“桃花源”
城陽一中所在的城陽區,因優越的場地條件和濃厚的足球氛圍,有著“中國足球桃花源”的美譽,2023年足球亞洲杯青島賽區的比賽即落戶于此。作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城陽一中的14名體育教師中有6人為專任足球教師,其中國家C級和D級教練員各一人。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在高水平教師隊伍的精心打磨下,城陽一中逐漸成長為“市長杯”中的一支勁旅,男足、女足都是冠軍的有力爭奪者。值得一提的是,該校隊員基本都是土生土長的城陽孩子,出色的身體條件和吃苦耐勞精神,讓他們成為校園足球培養出的佼佼者。
在最后一輪比賽中獨進8球的牟曉陽來自惜福鎮街道,他早在兩年前就入選了國少集訓隊,并為青島U16男足獲得全國青年運動會第四名立下過汗馬功勞。
實驗高中:一年出了倆“國腳”
以3分之差屈居亞軍的青島實驗高中隊,與城陽一中堪稱“一時瑜亮”,兩隊間的冠軍之爭始終膠著,直到最后一輪才決出高下。“沒能衛冕肯定有些遺憾,但體育比賽總有勝負,就像人們常說的那樣,我們不僅要教會孩子們如何去贏,還要教會他們怎么面對失利。”實驗高中的袁基恩老師說道。
參加本屆“市長杯”男子高中甲組比賽的青島實高隊,由島城足球名宿、中能梯隊教練許翔掛帥,山東省將以這支球隊作為班底組隊,參加明年于青島舉行的全國學運會高中組比賽。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青島市實驗高中近年來在校園足球方面所做的工作,得到了有關方面的高度認可。
實驗高中目前有包括1個標準11人制、4個7人制在內的11個足球場,不僅能夠滿足校隊的日常訓練,也為普通學生進行足球活動提供了充足的場地供應。校長孫睿通過創辦足球社團,開展校園足球聯賽,使足球運動成為了學校里的“第一運動”。孫睿說:“我們學校開展校園足球就要唱響’12345合唱曲’:1個目標就是打造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種文化就是俱樂部文化和校隊文化;3支隊伍就是組建最佳教練團隊、凝聚足球管理人才和打造一流校隊;4條通道就是學校與職業俱樂部之間的互通橋梁,學校與全國知名高校的輸送通道,學校與足球發達國家的留學通道,學校與社會足球產業人才的培養通道;5大意識就是團隊意識、公民意識、規則意識、競爭意識、創新意識。”
本屆比賽盡管與冠軍失之交臂,但實驗高中同樣收獲滿滿,王韜、李蘇達兩位同學分別入選國青隊和國少隊。袁基恩說:“相比于成績,我們更看重的是育人。希望有更多孩子能踏著校園足球這塊跳板,到更大的舞臺上展示自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羽/文 王雷/圖)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