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1日訊 日前,國家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產業聯盟在廈門成立。聯盟由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等16家單位共同發起,88家單位共同組建。其中青島多家單位在聯盟中實現了深度參與:中國海洋大學(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等2家青島單位為聯盟發起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逢時(青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青島單位為聯盟成員單位。

海洋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產業作為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發展潛力巨大。國家高度重視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產業發展,系統謀劃產業發展路徑,將支持產業發展內容納入了相關政策和規劃。據統計,十年間,我國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產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不足200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746億元。作為海洋新興產業中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之一,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產業發展勢頭正勁。然而,進入發展新階段,產業發展還要求進一步集聚創新要素,建立產學研用金深度融合的長效機制。
為響應行業現實需求和發展趨勢,國家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產業聯盟正式成立。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何廣順認為,聯盟將成為重要且具有引領性的產業平臺,他希望產業聯盟積極整合資源,凝聚各方力量,切實推動聯盟成員單位間的資源共享,發揮聯盟在標準制定、技術創新中的引領作用,積極探索“政產學研金”協同創新的新機制和新模式。
聯盟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秉承高點站位、高標推進,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持續深耕關鍵領域,加快促進我國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產業技術攀升,努力探索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金”協同創新合作的新機制和新模式,合力推進國家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聯盟成員單位逢時科技選擇的南極磷蝦“賽道”是一片頗具前景的“藍海”。南極磷蝦體內蘊含海洋磷脂OMEGA-3脂肪酸、蛋白質、蝦青素、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開發利用價值巨大,相關產業在國際備受矚目。在剛剛閉幕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逢時科技作為挪威阿克海洋生物公司在中國的核心戰略合作伙伴,攜全新升級系列磷蝦油產品亮相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
向海洋要資源,需要用科技鋪就發展之路。據悉,逢時科技每年用于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5%以上,目前已在中國、德國、新西蘭等布局全球六大研發中心。值得一提的是,參與聯盟的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本身已經結成了密切的合作伙伴關系。例如,逢時科技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中國海洋大學等多家頂尖科研機構創建科研共同體,深攻南極磷蝦超前研發技術制高點。
通過打造全球頂級的南極磷蝦專家團隊,逢時科技多次主導磷蝦油行業科研項目及高端會議,已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項及團體標準8項,已獲得27項知識產權,其中發明專利6項。在技術創新支撐下,逢時科技率先生產出了56%海洋磷脂磷蝦油產品,生產工藝、技術水平已經全球領先,與挪威、美國同步。目前,逢時科技的南極磷蝦油年產量可達4億粒。在世界頂尖檢測機構ORIVO嚴格的“核磁共振波譜法”檢測中,其產品連續3年抽檢合格率100%。
產品的品質就是企業的品牌,在不久前發布的 “亞洲品牌500強”排行榜中,逢時科技與海爾集團、青島啤酒、海信集團一起上榜,展示了青島以海洋科技推動新興產業發展的實力。
逢時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能夠加入國家級產業聯盟,既是對企業發展成果的認可,也為企業繼續引領行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我們將積極發揮企業貼近產業的作用,與聯盟成員單位攜手推進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產業發展;另一方面,我們也將主動與成員單位之間共享資源、共謀發展,通過掌握核心技術,推動磷蝦油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海洋強國,打造藍色藥庫貢獻更大的力量。”該負責人表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