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7日訊 有軌電車車身長36米,自重53噸,剎車后制動距離較長,對駕駛員剎車精準度、車輛速度的預判以及道路狀況的判斷能力都有著近乎苛刻的駕駛要求。11月17日,為發揮有軌電車駕駛員技能精湛崗位能手的標桿引領作用,更好地保障市民安全出行,青島城運控股軌道巴士公司工會組織開展駕駛員技能比武活動。

技能比武當天,經過理論考試選拔的6名有軌電車駕駛員在車輛基地順利完成現場檢車、排除故障兩項比武項目。最后一項“電車對標”是此次比武中最有難度的項目。觀海新聞記者了解到,根據“電車對標”考核要求,在規定時間內,駕駛員從起步到停車,時速要提到30公里,停車后,車廂門與站臺只容許誤差在3厘米以內。停車過程中不能有明顯沖擊感,車廂內放置了5根測試列車穩定性的立柱,直徑僅為2厘米的立柱可以很直觀地檢驗駕駛員“起步穩、行駛穩、轉彎穩、剎車穩”的“四穩”運行要求,真正檢驗駕駛員行車的平穩性、對標的準確性,達到節能、節電的目的,為廣大市民乘客冬季出行提供更安全、更舒適的乘車保障。

實操比武現場,在3平方米的駕駛室內,選手全神貫注操作著手里的司控器。有軌電車的前進、制動、停車,都完全由這個小小的司控器控制,駕駛員在行駛過程中需要不間斷按壓,稍微松手3秒車輛就會自動停下,既要保證車廂內5根測試列車穩定性的立柱不能倒下,還要精準把握車廂門與站臺停靠距離小于3厘米。

選手林燕超膽大心細,精準操作,良好的心理素質、過硬的駕駛技能贏得現場陣陣掌聲。候場區內,等待比賽的駕駛員小聲交流著駕駛經驗,討論如何讓有軌電車運行更加平穩,仿佛這場比賽已經變成了有軌電車駕駛的“經驗交流會”。

據悉,青島城運城陽有軌電車車輛系統和設備系統均有別于地鐵,有軌電車沒有自動駕駛功能,且與社會車輛共同在地面行駛,示范線途經前旺疃社區、農業大學、大型商超等車流量較多的路口,對有軌電車駕駛員駕駛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軌道巴士公司連續五年在駕駛員、乘務員、線網維修工中開展崗位技能比武,既有效檢驗專業水平,又精準定位短板弱項。“高質量發展百日行動”活動啟動以來,根據青島城運控股城陽巴士公司“大比武、大練兵、大提升”活動要求,組織了此次駕駛員技能比武活動,為鍛造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專業型”的硬核隊伍打下堅實基礎,全力保障乘客順暢出行。(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楊曉超)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