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保障 救在身邊”

為著力提高職工群眾特別是新業態勞動者的防護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健康安全防線,倡導“關愛生命 救在身邊”文明新風尚,助力健康青島行動和創建文明典范城市,11月23日,由市總工會、市紅十字會聯合開展的“互助保障 救在身邊” 青島市職工群眾應急救護培訓季啟動儀式,在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共享職工之家”舉行。

啟動儀式在應急救護視頻短片中開場,青島紅十字代表隊進行了地震災害現場應急救護技能展示,部分與會領導為參加省應急救護大賽隊員和2022-2023年度青島“優秀紅十字救護員”頒發了榮譽證書及獎勵金。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張建剛出席活動并講話。他指出,市總工會、市紅十字會聯合開展“互助保障 救在身邊”活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健全預警響應機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是工會組織維護職工生命健康權益的重要措施,是推動群眾性應急救護工作高質量發展,促進院前急救與院內急救更好銜接的切實舉措。他強調,各級工會組織要建立健全與相關部門、其他群團社會組織之間的協作工作機制,形成“一體化”服務格局,聚集起職工群眾性應急救護的強大合力;要重點關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將應急救護培訓送到他們身邊,倡導和帶動更多社會公眾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守護生命。



啟動儀式結束后,青島市職工群眾應急救護培訓第一期開班。專業培訓師現場為參加活動的網約送餐員、房產中介員、保安員等60名新業態勞動者傳授心肺復蘇應急救護技能。

應急救護培訓是一項龐大的民生工程,應急救護技能普及率高低、群眾自救互救成功率高低,已經成為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標志,也是衡量城市國際化水平的重要指標。近年來,市總工會積極融入“健康青島”建設,建立職工群眾性應急救護志愿服務隊伍,在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地鐵、機場等人員密集場所,配備了自動體外除顫器等急救設施設備,組織職工參加急救知識技能培訓、救護技能比賽和急救演練等活動,僅2021年以來,就在機場、地鐵、浴場等場所成功施救13名心源性猝死患者,營造起“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良好社會風尚。
據悉,年底前,市總工會、市紅十字會將聯合開展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應急救護培訓,講授心肺復蘇理論知識,示范成人心肺復蘇及自動體外除顫器的使用方法步驟和技術要點,向成績合格學員發放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救在身邊?應急救護服務平臺”心肺復蘇(CPR+AED)培訓證書。

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潘思曉,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會長高嶸,市北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李建偉以及團市委、市婦聯、市地鐵集團、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等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