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3日訊 記者從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日前,全國首創的無尾無廢礦山建設項目在平度正式投產。
其先進性在于顛覆了傳統礦業廢棄物的處理方式,創新提出了“細粒級尾砂用于井下充填,粗粒級尾砂資源化綜合利用”模式,即將細砂濃縮成高濃度礦漿后填充至采空區,粗砂則會進行深加工,制作成加氣磚、瓷磚膠、干混砂漿等建筑材料,實現資源化再利用。經綜合測算,通過細粒級尾砂井下充填,粗粒級尾砂資源化綜合利用,變廢為寶,年可創造經濟效益3200余萬元。此外,通過實現尾砂的零排放,無需再新建尾礦庫,進而減少了對周邊土地資源的占用,也徹底消除了尾礦庫帶來的安全環保隱患。
在實現“無尾”的同時,該項目也實現了“無廢”作業,采礦過程中產生的廢石也被加工生產為建筑骨料、透水磚等系列產品,進而整合延伸了礦山產業鏈,實現了廢石綜合利用率100%。
“平度金礦無尾無廢礦山的成功經驗,促進了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砂’里淘金、綠色發展。這是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一種具體體現,也是青島市綠色礦山創建模式的一種具體嘗試和成功實踐。” 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地礦處負責人說。
事實上,當前綠色礦山標準建設已在全市范圍內鋪開,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當前,我市已初步形成“政府引導、部門聯動、企業主建、第三方評估、社會監督”的綠色礦山建設工作體系,正在按照“整體謀劃、示范引領、分類推進、逐個驗收”的思路,加快推進綠色礦山建設。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市具備建設條件的大、中型生產礦山將全部達到綠色礦山規范標準,申報納入國家級或山東省綠色礦山管理名錄庫。“十四五”期間,全市所有生產礦山將按照綠色礦山標準要求進行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青報全媒體記者 王冰潔)
責任編輯: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