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9日訊 行業“雙子星”的故事在青島可不止家電領域的海爾和海信。青島另一對“雙子星”,電力載波通信領域的東軟載波和鼎信通訊也在你追我趕,競相瞄準新一輪產業變革加快布局。它們紛紛大膽跳出舒適區,尋找企業發展的“第二曲線”,試圖走出業績低迷。
11月9日,青島東軟載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崔健、胡亞軍、王銳與佛山市南海區國資委控制的瀾海瑞盛股權投資合伙企業于2020年11月8日簽訂了《股權轉讓框架意向協議》。如轉讓完成,佛山國資將持有公司約18.5702%的股份,或引發公司實控人變更。
據悉,公司上市以來,股東崔健、胡亞軍、王銳從未減持過公司股票,但從2017年開始,公司的市場環境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競爭壓力變大,從那時候起,公司就計劃引入戰略投資者,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保障。
瀾海瑞盛是由佛山市南海金融高新區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區山匯三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和佛山市瀾海瑞思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等合伙人共同出資的有限合伙企業,實際控制人為佛山市南海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
東軟載波表示,此次引入投資者有利于優化公司股權結構,有助于為公司引進更多政府、產業等戰略及業務資源,加快公司戰略布局,為公司集成電路業務、智能化業務、綜合能源管理業務、微電網系統提供較大的市場機會,促進公司整體業務發展。
據悉,本次股權轉讓的受讓方佛山市南海區國資委,擁有多個智能化產業園,并實際控制多個相關企業。瀾海瑞盛戰略入股東軟載波后,將給公司帶來眾多的市場機會。
東軟載波以電力線載波通信業務起家,是青島電力板塊較早登陸資本市場的企業之一,相繼開發出窄帶低速、窄帶高速、寬帶低速、寬帶高速等系列電力載波通信芯片,向電網系統提供通信模組以及終端解決方案。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企業在我國電力載波模塊市場中市場份額為7%。
目前,傳統業務仍然是企業收入的最重要支撐板塊。2020年上半年,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96億元,同比下降10.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為5943萬元,同比增長1.35%。其中低壓電力載波通信產品應收為1.86億元,占比超過60%。
未來,企業將依托芯片研發能力,掘金物聯網市場。2015年,東軟載波受夠了上海東軟載波微電子有限公司100%股權。目前,已構建了能滿足全物聯網需求的芯片產品組合,包括MCU芯片、安全芯片、射頻、觸控、藍牙和無線通信等。同時,圍繞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慧園區等領域,提供全套智能化解決方案。
青島鼎信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同樣也在積極謀求變化。
11月4日,企業在互動平臺透露,其自主研發的10kV充電站目前已通過第三方認證,正在試點運行,預計明年市場推廣將有較大增長。
企業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搶抓新基建的風口。今年3月,公司全資子公司鼎信科技于近日申請增加經營范圍,包括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備及相關產品,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點)建設與運營,新能源充放電整體解決方案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等。充電業務相關布局浮出水面。
據悉,鼎信通訊自主研發的10kV充電站能通過準確的負荷預測、新能源發電預測以及電網調度計劃生成站內執行層工作模式方案,實現系統成本最小、提高對電網友好性,能充當“能量路由”,方便新能源接入,可為直流配電、微網、綜合能源提供有效的設備支撐。
這或將成為企業的新增長點。目前鼎信通訊的主營業務仍為低壓電力線載波通信模塊(含芯片)產品、采集終端設備和智能電能表等。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鼎信通訊凈利潤逐年下滑,面臨“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局面。
今年前三季度,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8億元,同比增加15.8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4億元,同比減少25.02%。
變革來自全方位。2019年,鼎信通訊全面實施公司級管理變革,重新確立了公司的愿景、使命,并對組織架構進行優化調整。涉及公司的研發以及銷服體系,以及業務流程等。(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孫欣)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