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3日訊 海水淡化的成本是制約其大規模發展的重要因素,而能耗則是直接決定其成本高低的關鍵。觀海新聞記者采訪獲悉,青島水務海淡科技百發海水淡化廠對原有設備設施進行節能技改,海水淡化生產噸水能耗由4.18千瓦時/立方米降至3.40千瓦時/立方米,降低了19%,居全國領先水平。
青島屬于資源性缺水城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58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值的11%,城市用水主要依靠客水。為改善淡水資源嚴重不足、客水依賴度高的狀況,青島自2010年起著力推進海水淡化項目建設。百發海水淡化廠是我市一家專業從事海水淡化處理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設計日產能為10萬立方米,相當于整個青島市高峰供水時期供水總量的八分之一,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海水淡化廠之一。2014年底,青島水務集團收購該公司外方全部股份后,百發海水淡化廠技術人員克服重重困難,根據外文工藝流程圖,逐一梳理每一個閥門、水泵乃至細小接口等節點位置,掌握了核心技術。
據悉,海水淡化主要包括取水系統、預處理系統、海水淡化脫鹽系統、能量回收系統、化學清洗系統、后礦化系統等。百發海水淡化廠針對淡化海水產能及能耗的難點、堵點進行全流程排查,通過改進工藝技術、更新改造用能設備,加快技術進步。目前該廠的海水淡化生產噸水能耗由4.18千瓦時/立方米降至3.40千瓦時/立方米,較設計標準能耗4.09千瓦時/立方米大幅降低。
百發海水淡化廠通過創新引領發展,改善過濾器清洗方式,保障進水水質穩定;增加膜組容量,提升海水淡化產能;對設備設施進行節能技改,降低制水能耗及成本。此外,該廠還完成了高壓給水泵改造工作,同樣運行條件下,單泵運行功耗降低一半,整體日節電量可達10000千瓦時,每年可節約用電成本費用200萬元左右。
近年來,自來水的成本在不斷提高,而淡化水的成本從2016年的10元/噸,到目前降了近一半,具備一定價格優勢。而通過節能技術和反滲透膜的改造,提升泵站效率,還將進一步降低淡化水成本,這對海水淡化的廣泛應用及產業化進程產生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青報全媒體記者 吳帥 通訊員 吳婧)
責任編輯:孫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