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16時,徐女士家中的溫度只有17℃。
“我們這棟樓的供熱效果太差了,這幾天氣溫都回升了,我家里還不到18℃。”近日,家住市北區南京路291號3單元502戶的市民徐女士反映家中供熱效果不佳,她多次聯系供熱單位,但始終沒有改善。
12月26日下午4時,戶外溫度5℃,記者來到徐女士家,她正穿著羽絨服、保暖褲、棉拖鞋在客廳里喝熱茶。茶幾上擺放了幾盒藥和一個溫度計。溫度計顯示,客廳溫度為17℃,沒有達到《青島市供熱條例》規定的“采暖期內用戶室內供熱溫度不得低于18℃”的標準。
“家里太冷了,我都凍感冒了,昨天剛去醫院開了藥。”徐女士說,“3單元的房子是東西向,下午三四點鐘是一天里室內溫度最高的時候,客廳才17℃,到了晚上,會降到14℃。”徐女士一邊說,一邊示意記者將手放到暖氣片上。記者摸著暖氣片,僅感覺到微熱。
“以前的供熱季,家里很暖和,我穿著薄毛衣就可以。從去年開始,供熱效果變差了,我幾乎每天晚上都要開著空調和電褥子。”徐女士說。
徐女士向記者展示她的電加熱墊子。(攝于12月26日)
住同一單元的趙女士也對供熱效果不滿意。她告訴記者,為了保溫,她早就用膠帶將家里的窗縫封死了。可即便是這樣,她家臥室早晨的溫度只有13℃左右。
據了解,進入供熱季以來,徐女士多次聯系供熱站,但供熱溫度并沒有改善。“前幾天,供熱站的工作人員到我家測過溫,客廳是15.3℃,臥室是15.5℃,都不達標。他們說我們這片管網老化,沒有什么好辦法,讓我退費。”徐女士說。
徐女士向記者展示供熱單位測溫單。(攝于12月26日)
隨后,記者聯系了青島能源集團所屬供熱站,工作人員表示,南京路291號是一座老樓,由單管大循環系統供熱,且外墻沒有保溫,供熱效果不佳。只有居民出資將供熱系統改為小循環后,供熱效果才能改善。
對于供熱站的解釋,徐女士認為:“就是換管也是以后的事情,今年這么冷就沒辦法解決了嗎?”